“原理”第一版是受教育部原政治理论教育司和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共同课教材。从体系上看,“原理”与1961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艾思奇主编)有历史继承关系。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它以“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意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认识和实践”、“真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样一个体系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其显著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原理”第一版的体系是“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认识和实践”、“真理”、“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可见,在体系上,“原理”第一版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一致。
毋庸讳言,这种体系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上。但是,在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时,“原理”第一版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吸取了《矛盾论》、《实践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阐述这些基本观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同时,在内容上,“原理”第一版参照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萧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一书,吸取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尽力概括当时的实践经验,从而凸显出一定的时代特色。
1984年出版的“原理”第二版,依据1983年教育部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大纲》(修订本)在内容上作了一定的修改,但在体系上基本维持了第一版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生了较大的争论,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较大的争论体现在,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理解上形成了三种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而且在这三种观点的争论中还交织着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以及实践一元论之争,但在这种种争论中却存在着一个共识,即都承认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重大的进展体现在,在实践观、本体论、价值论、认识的选择性与建构性、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获得重要突破。正是以这样一种研究状况为理论背景,1990年出版的“原理”第三版在内容上对“原理”作了一次全面审视、校正修改和充实提高,反映了当时已取得共识的新成果,对全书的“节”和“目”作了较大的调整,如增加了“实践是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的基础”、“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结构和功能”、“真理和价值的辩证法”、“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等等,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学说。但是,第三版在体系上没有突破,基本维持了第二版的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这就使内容和体系产生了一定的逻辑矛盾。
对体系作出突破的,是1995年出版的“原理”第四版。第四版的体系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与世界”、“社会及其基本结构”、“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从客观辩证法到主观辩证法”、“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真理和价值”、“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发展”、“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文化和社会现代化”、“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样一种体系仍有局限性及其内部矛盾性,但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既确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又强调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并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及其辩证关系,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地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应该说,这是第四版的显著特点及优越之处。
“原理”第四版出版后的八年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又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和重大进展,如从生存论的视角探讨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从虚拟与建构关系的视角探讨反映论,从全球化的视角反观世界历史,从实践的否定性辩证法的视角去探讨辩证法及其批判性、革命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也得到深层次的研究,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等,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新的解释,并取得了许多共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教学实践的新经验表明,第四版的内容和结构仍需改进和完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阐述和补充,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妥善处理,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应得到深刻而充分的体现。(www.xing528.com)
更重要的是,“原理”第四版出版后的八年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从国际看,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而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并利用科技革命的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从国内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任务的提出等,标志着当代中国已进入一个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的最重要特征和最深刻意义就在于: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艰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变迁。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的实践,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并将给人们的哲学思考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它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将理论的触角伸到现实的深处。哲学当然需要思辨,但哲学不应是脱离现实的思辨王国,始终停留在“阿门塞斯的阴影”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不能仅仅成为哲学教师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哲学教师个人的“自言自语”,它必须注重同现实“对话”,只有在同现实的“对话”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富有成效的“对话”,从而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哲学不是政治,但政治需要哲学。没有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说服力,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因而很难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哲学不等于政治,但哲学又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哲学追求的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从根本上说,哲学是以抽象的范畴体系,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而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总是体现着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所以,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特定的政治背景,总是或多或少地蕴涵着政治,总是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如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是针对“左倾”教条主义,为清除“左”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而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考察,是针对“两个凡是”,为确立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如果剔除二者的政治内涵,把它们还原为一般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就索然无味。
当然,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但哲学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却是无疑的,而且同一个哲学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往往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常识”命题,然而,它在1978年的中国政治生活中转变成一个极强的政治命题,它所产生的政治效应是巨大的,以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哲学不能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哲学也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政治,因为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它的政治效应实现的,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就是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因此,我们决定对“原理”再作一次修订,并向读者献上第五版。贯穿第五版的中心体系,就是从实践观点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深刻而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