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数字保护研究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数字保护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将龙泉青瓷的整个数字保护研究工作分成以下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研究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构成主要的研究内容。第三步,进行青瓷烧制工艺的数字展示和再利用,向大众传播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宣扬龙泉青瓷文化。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数字保护研究

第四节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数字保护的主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方式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非物质性”设定的。对它的保护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保护和记录无形文化信息;保护和培养高水平技艺的传承人;通过一定程度的文化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代市场价值,恢复原始活力;改造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使之能够生存和再发展。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7]

(1)活化石式保护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文化遗产最初的文化形态,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可以采用的方式。

(2)图书馆式保护方式。在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它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3)师徒式或家族内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它对于一些被特定的个人、家庭、群体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

(4)学校教育传承方式。它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如果中国的公共文化从单纯学校教育所培养的现代文化转向包容传统日常生活传承的多元文化,那么中国的主流社会将更具包容性。

(5)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文化作品有机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存。活态的保护可以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命力,但它需要相应的生存环境。(www.xing528.com)

(6)旅游与开发方式。它是最为地方政府与市场欢迎的一种保护方式。单纯的保护不仅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很难实现,而且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全展示出来。将这些遗产推向市场,不仅可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费用的来源,同时也会最大限度地凸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以上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都可以结合数字化的保护理念进行深入拓展。数字化保护方式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和制作,通过高容量物理硬盘等存储介质进行条理化保存和利用,利用影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展示和传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消逝的历史活动进行重构,利用数字交互的娱乐性吸引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者。本书将龙泉青瓷的整个数字保护研究工作分成以下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研究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构成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一步,针对青瓷的烧制技艺进行资料搜集、汇总和整理。瓷器烧造是土与火的艺术,需要先取土、粉碎、淘洗、练泥;然后拉坯、捏塑、修坯、装饰;最后通过素烧、施釉、装匣、装窑、烧成,完成整个青瓷的烧造过程。制作过程包括多个加工环节,各个环节也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从而产生了纷繁多姿的青瓷工艺品。有关这些加工工艺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文字、图像、视频、录音资料,都应被广泛搜集,并整理分类,为后续保护工作做准备。如何根据数字保护工作的需求,系统地分析、整理这些海量信息是保护工作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第二步,对需要保护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数字采集和制作方式。数字摄像、三维扫描、三维重建、动作捕获等多种数字科技被广泛地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某些数字保护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非常大,如三维动态重建。如果所有资料信息都用复杂的保护方式处理,将导致保护工作成本太高、工作时间被无限加长,从而影响整个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如何选择适当的保护方式,在确保保护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减少工作量,提高保护效率,是该研究的关键问题。

第三步,进行青瓷烧制工艺的数字展示和再利用,向大众传播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宣扬龙泉青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形式有多种,如视频动画、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展示系统、虚拟博物馆、电子书籍、文化符号库等。这些数字展示形式与传统的艺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展示成果与观众的交互性、数字资料查找的便捷性和自由性、展示形式的趣味性等因素,将决定被保护内容对观众的吸引程度。而文化遗产对大众的吸引程度,恰恰决定该文化遗产能否被广泛传播。

第四步,是对数字资料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资料存储的安全性和永久性。全世界的数字遗产正濒临丢失的危险。丢失的原因包括给数字遗产带来生命的硬件和软件的迅速更新换代,资源、责任及保护方法的不确定性,支持性法律法规的缺乏。数字资料的存储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载体,而硬件材料的老化、变质或物理破坏,都会造成数字资源的正常读取困难。在网络化的今天,病毒和黑客无孔不入,基于网络传播的信息资源时刻带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人们对信息处理方便、快捷的不断追求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变化发展,以及制作者保护自身版权的需要,使得数字资源产生了各种格式形态与制作技术,增加了数字资源的存取与管理难度。存储格式的不统一、网络的不安全性、存储硬件的易损性和寿命限制,都将导致数字保护资源的流失。如何永久保存已有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料是数字保护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