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适应性集中供热系统
在历史街区各项市政管线中,集中供热管道应该是最后考虑的内容。首先只有北方采暖地区才有集中供热需求,而且燃气、电力等多种分散供热对于集中供热的替代性较强(详见5.5节)。其次,供热管道一般为双管,与其他管道的净距也大,其要求的敷设空间对历史街区的狭窄街巷来说极难满足[15](表5.4)。最后,北方传统合院民居低层平面展开,管线入户困难,经济性差。因此,除了街巷宽度在10m以上、其他管道敷设后尚有余地的情况之外,历史街区一般不考虑敷设燃气管道。如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市政规划中,除了个别保护区有部分楼房已接入现状城市热力网管线外,基本未扩大保护区内的集中供热范围。
表5.4 热力网管道与历史街区常见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间距
资料来源:CJJ 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S].2002
考虑到集中供热实施可能性低,本节仅简略论述历史街区在可能敷设集中供热管网时的适应性措施,不作展开论述。
历史街区类似城市的居住小区,其集中供热系统一般为热水热力站供给的闭式双管制的二级管网,面积在10hm2以下历史街区可只设一个面积300m2左右的热力站,并应采用地下式热力站减少对街区空间肌理的破坏。当无条件建设常规集中供热站时,可采用以智能化组合式热力机组为主的占地面积20~70m2、供热面积2000m2左右的小型热力交换站,亦可结合附近的公共配套设施联合建站[16],或者以区内院落为单位,一院一站,采用尺寸为400cm×300cm×400cm的小型热力交换站供应本院居民燃气和热力需要,这种小型热力交换站可悬挂于墙上,具有适合历史街区建筑特点的灵活性。
在直埋管网敷设方面,热力管道采用三位一体的整体结构,即钢管、保温层、外壳管高度黏结,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用地。在管道及附属设施方面,可以通过新型球阀、三通等设备和相应的安装工艺减少甚至取消管道热补偿设备和相应所需的小室[17](图5.6)。
图5.6 新型直埋预制热力保温管和球阀(上)和平行三通保温管(下)(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课题组.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8
当直埋预制保温管管径小于DN300时,采用直埋补偿器、直埋阀门及平行三通,可以不设小室,对管道长度也没有具体限制。DN500以下管道,可以采用冷安装或预应力技术,最大限度减少补偿设备和小时数量,采用直埋保温球阀、蝶阀,可使小室与管道占地同宽[18](图5.7,图5.8)。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热力管网、管径估算表,DN300的管径可供应10~20hm2,已经可以满足一般历史街区的供热需求。如历史街区面积很大,采用单一分区管径大于DN 500时,可划分为2~3个供热分区,增设热力站,以减小管道占地[19]。
图5.7 国产直埋补偿器
资料来源:巩义市大崴供排水材料厂产品网页,http://www.64120699.com/cpzs26.htm,2007-3-5
图5.8 直埋热力补偿器结构
资料来源:杜永红.直埋保温管及直埋波纹补偿器在城市供热管网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9(02)
采用综合管廊将热力管道和其他各类管线综合布置,是节约地下空间最有效的方法,其相关内容参见本书第七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