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历史街区给排水系统问题
1)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卫生健康
由于我国历史街区给排水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健康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平均水平。给水水量、水质、水压的不足,排水系统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建造和使用现代卫浴设施的可能性。如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内,75%以上的家庭没有独立卫生间,66%以上的家庭没有浴室[24]。大部分居民“白天要跑出几百米找厕所,晚上还要用马桶和痰盂”[25],除了忍受不便外,还要承担公共厕所、浴室可能带来的不卫生和病毒传染等健康问题,这样的环境绝非有能力追求现代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所愿居住(图3.4)。所以,历史街区的给排水问题除了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健康外,还间接造成了街区的低收入化和老龄化,并降低了历史街区和遗产的魅力。
图3.4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内的公共厕所
2)威胁居民和遗产安全(www.xing528.com)
给水系统存在的消防供水水量、水压不足和排水系统中雨水排水能力的欠缺,使得历史街区在面对火灾或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时显得格外脆弱,威胁着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威胁着区内大量珍贵的建筑遗产的安全。一方面历史街区建筑以木构为主、密度大,如果没有消防供水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将造成火势蔓延而加大损失;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内建筑年代久远,基础、屋面和墙面在雨水的浸泡、侵蚀下都可能发生垮塌危险,所以在北京等地,历史街区每年都是汛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26]。(图3.5)
图3.5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个园社区的暴雨防汛通知
3)影响街区景观和生态环境
历史街区内排水设施的不足除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外,还直接造成了街区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部分采用合流制排水的街区,由于化粪池和管网容量不足,暴雨时污水污物从下水道涌上街道;有些街区由于户内排水管不足,居民直接在街道合流制管道的雨水口倾倒食物残渣、垃圾甚至粪便,严重影响街区景观和卫生;还有些街区在设计上将室内污水出水口直接接入雨水集水井,造成街区空气恶臭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历史街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水系,大量的砖砌化粪池的污水也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致使城市和街区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水质都不断恶化。如改造前的古镇周庄,市河全功桥、通秀桥、贞丰桥、报恩桥、永安桥五座桥断面的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总铬、DO、CODMn、pH值指标符合Ⅳ类水质,说明区内河道已达到Ⅳ类水体。特别是枯水时期,河水水质浑浊,略有恶臭,其中报恩桥断面的溶解氧(DO)只有1.4mg/L、1.9mg/L、2.1mg/L,达到地面水严重污染级标准,水中已基本没有鱼类生存[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