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抗战在二战研究中被忽视的原因

中国抗战在二战研究中被忽视的原因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关于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地位和作用的原因有学者研究了国外一些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指出“除了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囿于某种政治偏见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中国抗战在二战研究中被忽视的原因

第五节 关于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地位和作用的原因

有学者研究了国外一些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指出“除了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囿于某种政治偏见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有:第一,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量相对衰竭。[100]第二,“先欧后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大大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第三,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严重地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极大地损害了中国抗战的形象。第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作为抗日的先锋队员,打得十分英勇和出色;但到抗战后期,美苏都加入进来,并以促使日军投降、决定全局的标志性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淡化了中国抗战的成就与作用。第五,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混淆了世人视线,淡化了中国战场的作用。还在抗日战争进行之时,国共两党出于战后的打算,大有把对方搞倒搞臭之势。国民党诬蔑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抗敌则不足,而扰民则有余,是游而不击;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有时却也免不了言过其实。这就使世人无法了解国共两党团结御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敌的真相。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的这种政治斗争延续了很长一个时期。在这期间,不仅在宣传上,就是在史论著作中都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谈到对方,宗旨只在贬低或批判,从而混淆了世人视听。[101]

总的看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余年里,我国学者对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成绩是巨大的,不仅彻底摆脱了前苏联的研究体系,把中国抗战的地位放到整个世界范围来考察,而且在一些具体方面的研究上取得较大的进展,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研究内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注释】

[1]《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80页。

[2]《人民日报》1951年9月3日。

[3][日]伊豆公夫:《日本小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2页。

[4][法]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81、374页。

[5][苏]索洛维约夫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7卷第1章第1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1~742页。

[7]李巨廉、王斯德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8]文元珏:《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湖南群社出版社1944年6月版。

[9]汪叔棣:《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胜利出版公司1946年版。

[10]舒宗侨:《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海联合画报社1946年9月版。

[11]丁则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初步探讨》,《光明日报》1955年12月22日;张继平:《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起因和性质》,《光明日报》1956年11月22日;俞楠:《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及其发展阶段问题》,《史学月刊》1957年第9期。

[12]胡雪岩:《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性质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l月17日。

[13]刘庭华:《“九一八”事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欧正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

[14]欧正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

[15]刘庭华:《“九一八”事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论中国抗日战争史的起点和阶段划分》,《中国首届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

[16]何理:《弘扬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解放军报》1990年9月3日。

[17]彭训厚:《中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研究综述》,《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

[18]王振德、侯成德:《关于二战的起点问题》,《光明日报》1978年7月5日。

[19]陈显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宜以“九一八”事变而应以“七七”事变为起点》,《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雷新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何时》,《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谢照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标志之新探》,《平顶山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20]王振德、侯成德:《关于二战的起点问题》,《光明日报》1978年7月5日。

[21]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2]温贤美:《卢沟桥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端》,《军事历史》1990年第1期。

[23]石林:《“七七”事变55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军事历史》1992年第5期。

[24]谢照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标志之新探》,《平顶山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25]雷新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何时》,《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26]温贤美:《卢沟桥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端》,《军事历史》1990年第1期。

[27]润昌方:《从二战开始的标志看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8]蔡祖铭:《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9]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9页。

[30]李世俊:《论二次大战时的中国战场》,《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31]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版。

[32]陈德鹏:《也评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6期。

[33]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版。

[34]刘庭华:《中国抗日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35]宋学文等:《试论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36]宋学文等:《试论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37]李巨廉、潘人杰:《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王振德:《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39]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40]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41]邹南星:《从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看中国战场的地位》,《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7期。

[42]李世俊:《论二次大战时的中国战场》,《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43]王振德:《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44]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45]李巨廉、王斯德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46]王振德:《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47]李巨廉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48]齐世荣:《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红旗》1985年第17期。

[49]黄玉章主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www.xing528.com)

[50]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51]王振德:《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52]李巨廉、潘人杰:《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3]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5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3~755页。

[55]聂月岩:《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5期。

[56]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57]王春良、潘钧国:《试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58]王春良、潘钧国:《试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59]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0]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61]齐世荣:《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红旗》1985年第17期;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2]王春良、潘钧国:《试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63]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64]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65]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6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0~751页。

[67]朱永馨:《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6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1~752页。

[69]龚和平:《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70]王振德:《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71]李巨廉、王斯德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72]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6期。

[73]韩永利、胡德坤:《美国“先德后日”战略的制定与中国抗日战场》,《世界现代史新论》(张宏毅等主编),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74]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6期。

[75]党庆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美英的“先欧后亚”战略》,《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76]李世俊:《论二次大战时的中国战场》,《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77]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78]李道豫:《也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人文杂志》1992年第5期。

[79]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上卷,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80]刘庭华:《中国抗日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81]张宏志:《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人文杂志》1992年第l期。

[82]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83]何理:《中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5页。

[84]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85]聂月岩:《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5期。

[86]寒放:《中国抗战的地位》,《世界知识》1995年第17期。

[87]王文庆:《关于原子弹轰炸日本的性质和作用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

[88]赵鸿昌:《中国抗战是打败日本的关键》,《学习》1994年第11期。

[89]王维远:《中国抗战是日本败降的决定因素》,《天中学刊》1995年第4期。

[90]中山大学历史系主编:《世界简史》,第418页;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第638页。

[91]蔡祖铭:《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191页。

[92]齐世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环境和世界意义》,《求是》1995年第14期。

[93]李巨廉、王斯德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94]黄玉章主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5]李世俊:《论二次大战时的中国战场》,《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96]颉建中:《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7]冯治、王磊:《太平洋战争中的中国战区》,《东南文化》1997年第1期。

[9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758页。

[99]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0~641页。

[100]黄爱军:《中国抗战作用被世人忽视原因之探讨》,《洛阳师院学报》1997年第6期。

[101]黄爱军:《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的原因》,《龙江党史》199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