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对二战研究在中国的影响

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对二战研究在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关于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也颇为重视。从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雅尔塔体制就是“冷战”体制。徐天新从分析雅尔塔体制和“冷战”的形成过程入手,认为雅尔塔体制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雅尔塔体制下大国对世界格局的安排成了“冷战”时期双方的分界线并被长期固定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尔塔体制又孕育着“冷战”的某些因素。

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对二战研究在中国的影响

第七节 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

关于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也颇为重视。从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雅尔塔体制就是“冷战”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进行了比较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

①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产物。

华庆昭分析了“冷战”与热战的区别,指出:“冷战”得有个前提,就是要有一条明确的地缘政治分界线,以使双方不致把对方的“冷战”措施误解为热战行动。雅尔塔体制就提供了这样一条“从斯皮兹卑尔根……到旅顺”的界线,因此他认为,“冷战”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产物。[52]

王真认为,“冷战”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结果。雅尔塔体制没有消除三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相反,它为战后的国际关系播下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的种子,对战后世界秩序发生了巨大影响。雅尔塔体制的性质是“大国安排世界”,“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协定》奠定了战后美苏在远东战略格局的基础,是引起美苏“冷战”的根源之一。[53]

陈初升指出,雅尔塔会议确立的是以苏美为中心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这种体系是对盟国军事占领现实的肯定和承认。战后出现的美、苏两大阵营正是由此形成的。[54]

王绳祖也指出,在战争尚未结束之际,美国为适应世界力量的对比激变的现实,不得不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段,通过作出若干让步,换取苏联在安排战后世界秩序方面的合作。把美国的全球性目标和苏联基本上属于地区性的目标协调起来,奠定了雅尔塔体制的基础,同时又为日后插手中东欧,牵制苏联,称霸世界作好准备。雅尔塔体制既是美苏合作,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基础,又孕育着美、苏冲突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苏“冷战”正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产物。[55]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雅尔塔体制和“冷战”有重大区别。

徐天新从分析雅尔塔体制和“冷战”的形成过程入手,认为雅尔塔体制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虽然本质相同,却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谈到雅尔塔体制,只讲后一个阶段,或者把它等同于“冷战”体系是不正确的。[56]

周纪荣认为,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战后世界格局的特征是美、苏两国分治,是建立在美苏继续保持协调和合作的共同愿望之上的,因而很难说雅尔塔体制必然导致“冷战”。因此周纪荣指出,导致“冷战”的主要根源不在于雅尔塔体制,而在于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对苏政策的重大转变。[57]

张志认为,雅尔塔体制“以‘冷战’为主要形式,重点在东欧”。雅尔塔体制和“冷战”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看都不是一致的,如果把雅尔塔体制理解过宽,则易与“冷战”体制混同。[58]

张宏毅、董宝才也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把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体系对峙简单归纳为雅尔塔的“大国安排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体制造成的,是片面的,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雅尔塔体制同‘冷战’体制是两个互相背谬的体制。”[59]

邹其昌认为,雅尔塔体制系指反法西斯盟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或其他外交场合所形成的条约、协定、宣言、公告、声明等外交文件;“冷战”体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时期所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在条约、协定、宣言等国际关系文献上的反映。雅尔塔体制是反法西斯盟国在战胜法西斯侵略之际创建的一种国际关系体制,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而“冷战”则是战后反法西斯盟国发生分裂进行“冷战”对峙的产物。二者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内在涵义迥异,它们是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个不同的法制体系。雅尔塔体制的核心问题或主要内容是处置战败国的基本原则,建立以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为宗旨的的联合国的问题。雅尔塔体制中包含有划分势力范围、大国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资本主义列强的帝国主义图谋特别是美国的世界霸权的图谋等因素,但这些因素不居主导地位。[60]

谭荣邦认为,战后国际政治舞台上并不存在一个影响世界40多年的雅尔塔体制,在二战结束“冷战”爆发之后不久,雅尔塔体制就已被“冷战”格局所取代。雅尔塔体制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就加速反法西斯战争、处置法西斯侵略国、维护战后和平而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条约的统称。该体制基本上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意愿,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东西方剑拔弩张横眉冷对的“冷战”才是战后40余年国际舞台起伏跌宕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冷战”才准确地反映了战后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61]

笔者认为,从雅尔塔体制和“冷战”体制的具体内容、表现和目的来看,二者确实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互相背谬的体制。雅尔塔体制以美苏两国的合作为基础,以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为前提,试图通过继续维持战时合作关系而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其出发点是良好的,它符合人民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个应基本肯定的体制。“冷战”体制却与此正相反,它以美、苏两大国的争夺为基础,以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为前提,其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战争取得一方胜利的战果。“冷战”逆历史潮流而动,完全背离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的要求和呼声,是一个应完全否定的体制。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正由于雅尔塔体制内的这种合作是代表两种社会制度的美、苏两大国的合作,但由于两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使这种合作在共同击败了法西斯之后由于共同威胁的消失而非常难以继续下去。尤其是美、苏的争夺愈演愈烈,加之其他因素的存在,就使这种同盟关系的破裂不可避免。雅尔塔体制下大国对世界格局的安排成了“冷战”时期双方的分界线并被长期固定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尔塔体制又孕育着“冷战”的某些因素。

【注释】

[1]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首都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2]赵茜:《美苏冷战起源的三个主要因素》,《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华庆昭:《雅尔塔体制、原子弹和“冷战”》,《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4]王真:《雅尔塔协定与美苏战略格局》,《世界历史》1987年第3期。

[5]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初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

[6]赵承纲:《“冷战”溯源》,《贵州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7]汪波:《美苏“冷战”起因透析》,《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8]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9]康春林:《东西方在东欧问题上的冲突与“冷战”起因》,《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

[10]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中国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11]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读书》2003年第6期。

[12]李世安:《英国与“冷战”的起源》,《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3]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读书》2003年第6期。

[14]王玮:《论“冷战”的历史根源》,《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

[15]叶江:《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与“冷战”起源的关系》,《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6]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17]霜木:《“冷战”起源刍议——兼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8]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首都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19]赵茜:《美苏“冷战”起源的三个主要因素》,《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0]时殷弘:《美苏从合作到“冷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1]苏格:《美国与“冷战”的缘起》,《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22][美]塞缪尔·沃克:《历史学家与“冷战”起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23]谢沃斯季扬诺夫主编:《美国现代史纲》第7章第4节,三联书店1978年版。(www.xing528.com)

[24]李春放:《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读书》2003年第6期。

[25]席来旺:《丘吉尔与“冷战”起源》,《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26]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初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

[27]竺培芬:《“冷战”起源浅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28]张盛发:《论苏联在“冷战”形式中的举措》,《上海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

[29]沈志恩:《“冷战”源论》,《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30]杨铮:《试论均势原则与战后国际力量对比》,载《国际关系史论文集》1981年版。

[31]高明振:《“冷战”起源探析》,《华中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32]白建才:《美苏“冷战”史》,陕西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33]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34]程佩璇、崔剑:《试论英国与“冷战”的起源》,《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5]黄亚红:《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1944~1946)》,《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36]司昆阳:《英国与“冷战”》,《西欧研究》1987年第3期。

[37]李世安:《英国与“冷战”的起源》,《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8]席来旺:《丘吉尔与“冷战”起源》,《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39]李世安:《英国与“冷战”的起源》,《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40]沈志恩:《“冷战”源论》,《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41]叶江:《战后英国工党政府与“冷战”起源》,《史林》1991年第1期。

[42]张盛发:《论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3]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初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

[44]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历史教学》1996年第9期。

[45]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6期。

[46]吴友法:《战后美苏“冷战”与德国的分裂》,《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47]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历史教学》1996年第9期。

[48]黄钟青:《“冷战”的教训》,《外交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49]白建才:《“冷战”结束时间辨析》,《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50]白建才:《试论“冷战”结束的一个原因》,《历史教学》1999年第1期。

[51]白建才:《试论“冷战”结束的一个原因》,《历史教学》1999年第1期。

[52]华庆昭:《雅尔塔体制、原子弹和“冷战”》,《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53]王真:《雅尔塔协定与苏美战略格局》,《世界历史》1987年第2期。

[54]陈初升:《从易北河会师到雅尔塔会议的前后:浅谈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宁德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55]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7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121页。

[56]徐天新:《雅尔塔体系包含三个积极因素》,《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57]周纪荣:《雅尔塔体制与“冷战”》,《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58]张志:《雅尔塔体制涵义与现状》,《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59]张宏毅、董宝才:《也谈二战后初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

[60]邹其昌:《雅尔塔体制并非“冷战”体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9期。

[61]谭荣邦:《不该把雅尔塔体制与战后“冷战”格局混为一谈》,《张家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