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于法国败降原因的研究
围绕着法国败降的原因,学者们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提出了许多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强调单个因素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法国的败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如于群指出,法国的败降“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由许许多多必然因素促成的。法国遭致失败的因素很多:军备不足,战略思想陈旧,军事指挥不利,外交软弱……”[6]
一、军事原因
关于法国败亡的军事原因,是学者们论述最多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从法德战争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德军兵力并不占压倒优势,步兵、坦克和火炮都少于盟军,只是空军才占某些优势。他们并引用英国军事理论权威利德尔·哈特所言,指出德军的胜利只是“险胜而已”,“如果不是同盟军犯下大错……给德军提供了机会,德军本来是难以取胜的”。[7]学者们比较普遍地认为,法国在军事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导致的军事上的失败,是法国败降的直接原因。周希奋指出:“军事上打了败仗是法国投降的直接原因。”[8]戴成钧指出:“1940年法国的溃败,是军事、政治、思想的大溃败,而军事上的失败,则是全面崩溃的开始,并直接决定了法国的存亡。”[9]杨凯也指出,法国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显著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军事上的。[10]
法国军事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战略的错误
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法国错误的军事战略对其败降所起的关键作用。李道豫指出:“法国败降的军事上的原因,首先是战略上的原因——醉心于消极防御。”[11]戴成钧认为:“军事上战略思想和方针的错误,以及战术运用上的失误,是法国溃败的主要原因。”[12]肖伟雄、刘双才指出:“法国的溃败,固然是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诸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军事上看,错误的军事战略指导是其所以一触即溃的直接根源。”[13]夏正伟指出,法国的失败并不是由于它在军事力量上处于悬殊的劣势造成的,双方兵力相差无几,孤立地看双方力量的对比数字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的。法国将领们所信奉的保守防御战略是导致法国失败的主要原因。[14]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统帅部就曾顽固地坚持消极防御的战略,他们认为防御可以赢得时间,改变经济上的困境和工业上的劣势。法国官兵的老化程度,更使消极防御的思想根深蒂固。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法国的军事装备、组织和训练等,都显示出“被动主义”的特点。军需生产进展十分迟缓,飞机、坦克这类现代武器落在德国之后,而且把装甲车作为防御武器来使用。消极防御战略产生的第二个后果是使法军统帅部对兵力部署、战略地区的选择,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视“马其诺防线”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在阿登—马斯这道屏障后面,防守薄弱、装备不足,因而德军较容易地翻越阿登山脉,突破色当防线,造成法军的大溃败。[15]
这种保守军事学说的致命点,首先表现在法国战略家们不了解德国战略思想和运用这种战略手段的巨大威力,对未来战争遵循着预定的模式——防御战,把连绵不断的筑垒阵地和强有力的密集拦阻火力作为防御的基础,忽视了建立纵深防御和准备充足的预备队。其次,这种保守学说奉行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把步兵放在第一位,不理会作为独立军兵种的坦克部队和航空兵部队的设想与现实,有威力的大炮也成了这种陈旧防御观念的牺牲品。法国的战略思想及军事行动都被框在防御的总原则下,从而使它不能摆脱消极防御所导致的必败结局。法国保守的防御战略对法国军队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反映和平时期法国将领们无力保持新武器的发展和为使用新武器而制定新战术上,而且还表现在根据防御战略所规定的各种军事兵种及使用方法的落后性。[16]
肖伟雄、刘双才认为,从二战中法德战争的全过程看,法国在军事战略指导上犯了以下三个致命的错误:(1)消极避战。由于害怕德国而竭力避免与德军作战;(2)片面抗战。法国军事战略指导在力量运用上始终走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由于没能结成国际、国内最广泛且牢不可破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果导致法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在国际上只能独自为战,在国内则只能依靠军队进行抵御了。势单力薄的抵抗终被德国法西斯一举击溃。(3)单纯防御。
二战中法国过分推崇一战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故步自封,忽视坦克、飞机等新式主战武器给战争带来的重大变化及对战争指导所提出的新要求。这就导致军事战略指导上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单纯防御。具体表现在:第一,过分倚重马其诺防线,将重兵配置在马其诺防线后,而忽略了对阿登山区的防御,影响了主攻方向。第二,战略布施一线配置,防御缺乏韧性,结果被突破阿登山区而来的德军拦腰截断。由于缺乏机动力量投入作战,以堵住缺口,稳住防线,于是混乱局面迅速蔓延。第三,战略防御中缺乏进攻意识,不能实施积极的战略防御。[17]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国无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没有认识到机械化部队的作用,因此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空军和坦克、摩托化部队。多数法国将领都不相信机械化部队的效能,认为“在战斗中,步兵是至高无上的”。[18]
第二,不能适应闪击战的新战法。法国就坦克和飞机数量而言与德国不相上下,但法国统帅部墨守成规,将其大部分坦克分散支援步兵,也将大部分飞机分派给地面部队,像撒胡椒面一样,没有统一集中使用,其结果是,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事实上都是单兵作战,形不成集团规模,更缺乏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19]
第三,脱离实际的战略计划。法国领导人在制订战略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在新技术兵器兵种的条件下战争方式方法的激烈的、革命性的变化,未能充分考虑到纳粹德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战争的物质条件。[20]
在法国战场上,由于德军大量密集地使用空军和坦克装甲部队,实施快速突击,使法军在一开始就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21]
3.战争准备不充分
于群指出,法国工业缓慢,长期经济困境和衰退导致军事生产落后,法国战争准备不充分。[22]
滕国林也认为法国之失败是由于“战备不足”。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赢得了对德国的胜利,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与战败国并无异样。相比之下,战后德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生产坦克、飞机及其他先进武器,不断扩充军备。而法国统帅部的政客们却贪恋和平生活,在政治上推行“绥靖政策”,从思想上解除了武装,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有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对战争的准备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23]
4.军事组织和军事指挥的失误
法国在军事指挥和战争组织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军最高统帅部颟顸无能、运筹无策、指挥不当,大大帮助了德军入侵的成功。他们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失误,忽视阿登方向色当地段的防御并分散用兵,坐失良机。[24]
第二,法国军事统帅部存在严重缺陷,指挥体系紊乱。战时,法国最高军事当局被分成三个指挥部即甘沫林的总司令部,东北战线乔治将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三个指挥部的职权是明确的,虽名义上甘沫林指派乔治代为执行他制定的计划,但事实上甘沫林又是实际上的总司令,而总参谋部的各军需部门分为两部分各由甘沫林和乔治统辖。这三个指挥部之间通讯联络很差,没有电传打字机,电话与电报都很糟糕。[25]
第三,组织涣散,联络通讯设备落后。[26]甘沫林与乔治主要联系手段靠汽车,往返达数小时,这在法国历史上最严酷的决定性战争中是多么浪费时间。法国不仅缺乏与闪电战的速度相适应的严密的联络通讯系统,而且,指挥部与战场之隔绝也令人吃惊。[27]
第四,没有掌握强大而机动的战略预备部队。把主要力量几乎全部配置在一线,以致当德军从色当突破时,法军最高统帅部几乎没有可以灵活调用的机动兵力,造成了德军的长驱直入。[28]
第五,兵力配置分散。[29]
5.判断德军主攻方向的失误,兵力部署不当
造成法国败降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错误。[30]法方估计敌人主攻方向仍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在法国北部,因而将主力配置在德军右翼的正面。然而希特勒却将主攻方向选在中路法军兵力最薄弱的地段——阿登山区。因而在德军发起进攻时,法军手忙脚乱,来不及重新调整部署,结果吃了大亏。[31]英法“对德军的意图和主攻方向判断错误,中了希特勒的圈套,终于难逃覆灭之劫”。[32]
6.仰人鼻息,缺乏独立防务
高明振指出:“没有独立的防务就不能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20世纪30年代法国总的战略方针不是建立在自己独立的防务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得到英美支持的假定的基础上。法国在军事上是否采取行动,不是根据维护本国安全的需要,而是要看别人的眼色才能行事。[33]王文庆、陈建平也认为,法国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政治上的亦步亦趋必然导致军事上的依赖。法国的战略方针不是建立在自己独立防务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英国的支持和保证上,一旦被英国抛弃,也就难以独撑危局。[34]韩永利也指出,法国在军事上也过分依赖英国。奠基于追随英国的英法同盟,是一种脆弱的同盟,这种同盟没有共同作战的组织形式与原则,因而是极不稳固的。“法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为自身利益撤出战斗,一味仰赖英国的法国投降主义分子除了投降就很难再找到更好的办法应付时局和法兰西的灾难。”[35]
此外,周文从军事思想上考察了德军胜利的原因:其一,德国能攻其不备,敢于飞越阿登天险;其二,充分了解敌情,抓住了法军战略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囿于阵地战经验的弱点;其三,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发挥兵种上的优势,在迂回运动中歼敌;其四,善布疑阵,调虎离山,用佯攻来迷惑敌方。[36]
二、政治上的错误
不少学者从政治上分析了法国败降的原因,指出“法国统治阶级政治上的反动与腐败,是法国1940年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37]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国政局的动荡和政治上的分裂。
学者们普遍指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是法国败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政治上的分裂,失败主义的活动是法国败降的根本原因”。法国各党派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造成国内政局不稳,内阁更迭频繁,缺乏一条连续而稳定的政治路线。进入20世纪的法国,一直陷入严重的政治混乱之中。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到1940年6月贝当内阁投降的70年中,共换了100多个内阁,平均寿命不到八个月。其中1930~1940年,法国先后更换了24届内阁,平均5个月一届。社会持续动乱,并出现了内阁在议会仍拥有多数的情况下倒台的反常现象。法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第三共和国急剧没落。这给法国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致命的弱点。
这些危机和动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首先,法国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加剧了国内分裂。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为亲德派和亲英美派,亲英美派内部又有矛盾,导致法国内阁动荡不稳。其次,在法国社会内部造成了离心力,分化了社会政治力量,特别是各党派在重大的国内外问题上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对立,使维系法国民众的精神和感情支柱严重动摇。这样就削弱了第三共和国的机体,使法国不能以一致的决心,坚强的团结对付国内外重大问题乃至战争问题。再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消极防御的保守战略,军事预算一减再减,武器准备陈旧落后。[38]第四,政府和人民的阶级分裂,由于法共的错误引导更加“混乱不堪”。[39]最后,三十年代法国政局不稳和政策混乱给法国在二战中的失败带来严重的影响。[40](www.xing528.com)
第二,打击人民力量,扶植法西斯势力。
学者们认为,二战前的法国政府腐朽反动,它们反共、反人民,崇拜法西斯主义,对人民爱国力量实行摧残和镇压,这是法国迅速沦亡的根本原因。马真玉指出,反动透顶的贝当政府面对着张牙舞爪的外敌不加防备,对于自己“家里人”却残酷镇压。而正是失去了这些“家里人”,才使祖国落入亡国的深渊。[41]阮亦男指出,法国资产阶级的赤色恐惧症甚至比英美还严重,他们在困难当头的时刻摧毁革命人民的力量,扶植和纵容各种牌号的法西斯集团出笼。[42]陈正飞也着重从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崩溃如此之快的原因:第一是由于反苏阴魂一直不散。从慕尼黑协定到奇怪战争,从解散共产党镇压进步人士到在“援助芬兰”的口号下掀起反苏运动,无不体现了法国政府的反动政策。第二是偏爱“法西斯主义”,使法西斯组织在法国蓬勃发展,这些法西斯分子最后就成了德国的第五纵队,而外交部长博内就是第五纵队的总庇护人。[43]高明振也指出法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法国政治的反动与腐败促使失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合流”。[44]
第三,推行绥靖政策,涣散人民斗志。
许多学者指出,法国的投降是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涣散人民斗志的结果。
朱贵生等指出,法国的投降,“是法国统治集团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直接结果”。[45]
高明振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如此迅速地倾覆,根本的原因乃是法国统治阶级所犯‘致命性错误’,从内部先毁了法国。”这一错误就是法国政策长期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而法国统帅部实行的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路线正是绥靖主义在军事上的表现。[46]
蔡祖铭认为,法国统治集团长期奉行“祸水东引”的政策,对于如何对付德国的进攻没有充分的准备,认为德国不会对法国发动进攻,直到战争爆发前夕,法国领导人还“期待着最后一分钟能出现避免战争的奇迹”。因此法国当局和军事领导机关严重忽视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他们在战前制定的军工生产方案,要在四五年后才能实现,以致军队缺乏新式飞机和防空、反坦克武器,火炮中有相当数量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产品。[47]
李华认为,长期以来,法国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的云翳使法国统治集团变成了政治上的瞎子。这是法国的致命性错误,也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从德军进军莱茵兰、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突袭波兰直到炸弹在自己头上爆炸,在这一悲剧的连续几个场面中,法国始终扮演成等候宰割的羔羊的角色,拱手将战略主动权交给了希特勒。[48]
周希奋指出,法国在军事战略方针上侧重于防御,是其绥靖政策在军事上的反映。从政治角度来分析,法国的失败是醉心绥靖、自食其果。法国追随英国推行绥靖的路线是始终如一的,并没有因为内阁短命、政府更迭而变更。一战后,英、法都是既得利益的国家,它们的愿望是维持现状。国内存在着一股巨大的反共亲德、投降卖国的势力。法西斯主义与失败主义者汇合成一股投降主义的逆流,其中心人物就是贝当。[49]
阮亦男也认为,法国在对外政策中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在法西斯德国一系列侵略和扩张行动面前,步步妥协退让,放弃制裁机会,终于酿成大祸。即使在宣战之后,绥靖派、投降派仍在政府中占绝对优势,故而在政策上不可能有根本性转变。[50]
第四,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者的活动。
高明振指出:“投降主义是法国惨败的祸根。”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对革命怀有恐惧心理的煤炭、钢铁业巨头极力寻求与希特勒和解的途径来保持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政府内部更是充满了投降派,尤其是以贝当为首的新政府更是积极地向德国请求停战。法国的堡垒未失陷以前,内部就先遭暗算了。[51]
戴成钧则认为,不能把法国失败的原因笼统地归之于投降主义的政治路线,而是应该考察政治上的有关因素。他说,政治上失败主义者的叛卖活动是法国溃败的原因之一。但法国的统治集团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所执行的路线、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不能把法国失败的原因笼统地归之于投降主义政治路线,而是应该考察政治上的有关因素。戴成钧认为政治上的分裂混乱,达拉第—雷诺政府的软弱动摇,以及失败主义者的活动,加速了法国的溃败。达拉第—雷诺内阁既有积极抗德的一面,又有软弱动摇的一面。达拉第在“奇怪战争”期间,为了维持自己的内阁,在政治上采取了平衡抑制策略,既把主战派芒代尔、雷诺吸收入阁,又拒绝清除失败主义者。雷诺政府一开始就显示出软弱、分裂的特点,他三次改组内阁,并对贝当、魏刚委以重任,主观上企图以此打击失败主义者,客观上却助长了失败主义者的投降活动。在国家危亡的最后几天,国会竟喋喋不休地忙于内部纷争。贝当一上台,就在谋求“荣誉和平”的幌子下,走上了公开投降的道路。[52]
三、经济上的原因
李道豫认为,法国经济上的落后是其败降的十分重要的原因,“因为经济是基础,经济落后就要挨打,战争就会失败,这是必然的规律”。[53]
于群指出,经济力量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欧洲各国中,法国仍可以说是一个农业国。当德国正疯狂扩军备战,全力加强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发展时,法国却受农业的拖累,大大削弱了它的工业力量。到大战时法国工业基本上还是在用一战前的机器设备同用最新机器设备武装起来的德国工业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20世纪30年代法国经济的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法国外交政策和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法国的对德战争准备,为二战初期法国的败降奠定了很难逆转的基调。[54]
夏正伟指出,经常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困境使第三共和国基础受损,国力不振。数十年间法国经济几乎停滞在一个相对水准上,没有获得大的发展,法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经济衰退影响了军事预算,1933~1934年度,法国国防预算削减了20亿法郎,国民经济对于军事生产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致使武器装备落后。[55]
四、社会、思想和心理因素
造成法国溃败的社会、思想和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厌战、畏战的心理与和平主义的盛行。
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思想情绪、战斗意志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关键。可是,1940年的法国,在人民和军队中普遍存在着厌战、畏战的心理和严重的和平麻痹思想,老百姓也不愿卷入战争,这是法国溃败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原因。[56]和平主义的盛行,在法国尤为严重。例如,当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回到法国时,群众竟把他当作英雄来欢迎;当英国的轰炸机准备在马赛附近的机场起飞去轰炸意大利时,竟遭到法国地方当局的反对,附近的居民拖来了各式各样的车辆堆放在机场跑道上,阻止轰炸机起飞。[57]
一战的劫难,在法国民众心理上投入了巨大阴影。由于法国为一战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50万青壮年战死沙场,300万人受伤,2 100亿法郎的巨额战费和战争给法国造成的破坏使法国几乎陷入绝境。除了直接可见的代价外,更主要的是在法国人心目中产生了潜在的隐伏性的恐惧感,凡涉及战争人们都会本能地抗拒。对战争失去热情,反战情绪强烈,这样逐步形成了一股和平主义思潮。每当法国在国际事务中面临有可能导致战争的挑战时,反战和失败主义情绪每每表现了很大能量,为了避免战争简直什么代价都可付出。法国多数党派的活动又大都迎合并反映了这股思潮,这股势力的普遍存在又使法国在外交事务上常常表现软弱。而法国的统治阶级又把这种思潮发展成为绥靖主义,它导致法国一而再地失去遏制希特勒法西斯的机遇以致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可以说,“绥靖主义使法国丧失了外交上的独立性而依附于英国的意志,而和平主义则麻痹了法国人思想,不能自拔”。[58]
在和平主义、失败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士兵实际上已经解除了思想上的武装,失败主义头目贝当就是以“同情”、“怜恤”逃难者的姿态,把法国推上了停战求和的道路。[59]
第二,社会思想的混乱,是法国败降的重要原因。
当战争逼近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思想都是混乱的,并无奋起抵抗之统一思想。这也是法国战败一个重要的因素。法国的上层社会即大资产阶级和军队中的高级官员,表现出自满自足,放弃法国在欧洲的利益,对德国采取单纯防御政策的思想情绪。广大法国人民由于对一战记忆犹新,和平主义十分盛行,避免这场战争,就成了国内政治的第一需要。但法国政府并没有找到一条制止战争的正确道路。[60]
法国人民的思想混乱,也同共产国际和法国共产党一度对大战性质的错误估计有关。法国共产党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宣布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反动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工人阶级不能支持这个战争”。[61]共产国际和法国共产党对战争性质的错误分析及实行的错误政策,给本来思想就很混乱的法国人民,特别是最优秀的工人阶级制造了很大的混乱,人们不知道大敌当前,是应当拿起武器抵抗呢?还是“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62]这就使得法国人心更加混乱,军心、民心均被瓦解。[63]
第三,法国军队和政府领导人思想上自高自大,严奉不抵抗主义,这是迅速沦亡的思想根源。
法国统治集团对在一战中的胜利一直沾沾自喜,总认为凭借他们庞大的陆军和东部的防御工事,德国不会侵略法国,因此当时他们只作防御,根本不想打仗。正如法国著名二战史家亨利·马歇尔所评论的那样:“我们战败的根源在于放纵了自己。”大战爆发后,法国举国上下都处于一种难以令人置信的麻痹状态,政府从不号召采取必要的行动。[64]
第四,统治阶级的上层贪污腐化,荒淫堕落。
朱贵生等学者指出:“尽管德国已经大军压境,巴黎还是歌舞升平,达官要人还是优游终日。无线电台广播的是巴黎名餐馆的菜谱、淫猥的歌声。庞纳和赖伐尔之流关心的只是自己股票的涨落。军火生产无人过问,战争动员无声无息。军政首脑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部队指挥不统一,联络不灵。”[65]
第五,民族精神的萎靡和忧患意识的缺乏。
韩永利认为,法国败亡的原因有很多种,而逃避人类和平责任、输掉民族精神,“始终扮演等候宰割的羔羊”(戴高乐语),则是重要一环。当时法兰西民族缺乏应有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无抵御外侮的民族韧性。法国民众对于悲剧性命运毫无心理准备,当法国人民惊醒过来的时候,法国已经不在了。[66]
五、外交上的原因
外交上的原因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英法军事同盟内部互不信任。它们彼此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愿为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更多的牺牲。英国为保存实力,不派较多的空军参战,在危难关头缺乏生死与共的精神,把自己的军队撤出法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同盟国的感情;而英军的撤离,造成法国孤军奋战,但法国人又不愿把己国领土视为英伦三岛的屏障。这种缺乏信任和牺牲精神的联盟关系,在德军大举进攻面前很快破裂。[67]
其次,法国追随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马真玉指出,法国政府对外是反对社会主义苏联,勾结法西斯德国,追随英国推行反动的绥靖政策,这是迅速沦亡的外交因素。[68]朱贵生等学者指出,在德国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侵略气焰日益嚣张,严重威胁欧洲安全时,法国政府一直伙同英国张伯伦政府执行一条损人利己的对外政策,企图靠牺牲别的国家来满足侵略者的欲望,换取自身的安全。德国入侵波兰后,法国政府仍不改弦易辙。[69]法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法国一味躲避退让,甚至牺牲中小盟国的利益去安抚德国,以求自身的安全。对建立有苏联参加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没能采取一贯方针,唯英国马首是瞻,甚至想“坐山观虎斗”,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70]韩永利也指出,法国的败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英国的依赖。法国政府总体上讲是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对法西斯德国的每一步迈向大战的步骤采取了不可容忍的妥协和纵容,最后发展到“慕尼黑阴谋”的高潮。可以说,法国败亡的种子早在战前已经撒下。[71]
最后,外交上的孤立和国际上的寡助,是法国溃败的国际原因。法国在东欧的盟国——“小协约国”已经分化瓦解;法国与苏联的互助条约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已不起作用;在国家危亡之秋,法国只能指望英国的援助,但英法同盟若即若离,援助也是有限的。英国在军援上缺乏诚意,在政治上也力图摆脱对法国的义务,这样就助长了主和派的活动,打击了主战派。[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