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日中立条约》与二战研究

《苏日中立条约》与二战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从缔约的背景、动机和目的看,《苏日中立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有学者指出,日本是《苏日中立条约》的最大受益者。

《苏日中立条约》与二战研究

第四节 关于《苏日中立条约》

怎样评价1941年的《苏日中立条约》,苏联版的各种二战史书众口一词,认为它有助于巩固苏联远东边境的安全,制止日本的侵略,是苏联外交的伟大胜利。说苏联之所以签订“条约”和“签署关于互相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满洲国’的完整和独立宣言,是为了巩固远东的和平”。[64]“苏日中立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侵略”。[65]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者附会苏联方面的说法,对其完全肯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日中立条约问题成了我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评价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基本肯定

一些学者对《苏日中立条约》持基本肯定的认识,其依据是:

①从签约的背景上看,苏联面临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联合夹攻的危险局面。德国法西斯横扫西欧,三个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并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美、日谈判正在进行,并在改善美苏关系道路上预先设置了障碍。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苏联不能不考虑必须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粉碎它们联合起来反苏的阴谋。[66]日本一直利用伪满作为扰乱苏联和外蒙的跳板,因此,苏联不能不把这一问题加以解决。[67]

②从缔约的动机和目的看,在于“限制日本追随德国进攻苏联”。[68]《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为使法西斯国家难以实现其侵略计划而采取的一连串外交环节中的一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符合苏联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全局的利益。[69]

③从条约的作用和后果看:a.在德国即将发动侵苏战争之际,苏联从日本方面得到了中立的保证。条约的签订巩固了苏联远东边境的安全,稳住了日本,无疑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70]

b.斯大林摸清了日本侵略的动向,利用了德日之间的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果断地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苏日中立条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脚”,使日本和德国各自为战,不能很好配合。它使苏联在最艰苦的斗争年代避免了两线作战,这就为最后战胜希特勒创造了条件,这不能不说是英明的决策。因此可以说,“苏联恪守日苏中立条约,不卷入对日战争,以便全力对付纳粹德国,是符合反法西斯事业的整体利益的……而不能简单地贬之为‘民族利己主义’。”[71]

c.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让苏联全力打败希特勒,这个决定全局的战略同样符合抗战中的中国人的利益,不能说是“起消极作用”。[72]条约所附的声明,是苏日联合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但因为苏联以后成为反法西斯战线的主力,因此,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整个反法西斯战线还是有利的。”[73]

当然,这些学者也指出了苏日中立条约的一些弊端。如“条约的签订,使日本避免了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客观上使日本得以放心南进,对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了激发作用”。[74]

二、完全否定

大多数学者对《苏日中立条约》持完全否定的立场,认为中立条约是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放弃原则,牺牲中国利益,与日妥协,姑息日本侵略的产物;它对远东国际关系,对二战中的亚洲战场,对中国抗战均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75]他们从苏、日双方缔约的动机、条约的内容以及影响和后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论证。

①从缔约的背景、动机和目的看,《苏日中立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

学者们认为,结束因中国问题引起的苏日双边关系的紧张状态,从而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需要,是中立条约签订的动机。[76]苏日两个缔约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避免两线作战而缔约,则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原因和目的[77]。“条约”充分体现了苏日两国的意愿。[78]从日本来说,“日本与苏联签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苏联放弃援蒋活动”。从苏联来说,此举不过是为了自身的东部安全,而不是为了巩固远东的和平,否则就不会承认刺刀政策下产生的“满洲国”。[79]

②从性质上看,《苏日中立条约》是苏日牺牲中国利益而达成的交易

学者们指出,《苏日中立条约》是一个苏日牺牲中国利益,侵略中国主权,瓜分中国领土的条约,[80]“是日苏双方牺牲中国利益、干涉中国主权而达成的交易”。[81]对苏联来说,1941年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就是苏联远东战略的具体实施的重要一环,或者说是为一国私利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因此,从本质上说是利己主义的。[82]总之,“《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放弃原则,牺牲中国利益、与日妥协、姑息日寇在华侵略的产物”。苏联试图“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纳入维护苏联民族利益的轨道。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一旦避免两线作战的目的可以通过与日直接妥协达到,他们就不惜出卖中国的权益,出卖中国人民的抗日”。[83]因此可以说,《苏日中立条约》又是一个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牺牲他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条约。[84]这种以牺牲弱国利益而谋求与侵略势力妥协的政策,在本质上与英法的祸水东引、以邻为壑的绥靖政策并无根本差别。[85]

③《苏日中立条约》败坏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形象,对保证苏联远东的安全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马丁等人认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是苏联外交政策上的一次失败,也是苏联大国霸权主义和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的“杰作”。它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这些作为历史教训,人们是不应该忘记的。[86]钟家栋认为,苏联为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无视他国主权,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的做法,实际上对苏联最后取得抗德卫国战争的胜利并未起到多少作用。[87]它不可能对苏联的远东安全起作用,更不可能限制日本侵苏。[88]日本没有进攻苏联,主要是出于自身侵略方向的考虑,并不是“条约”束缚的结果。[89]

④《苏日中立条约》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扩大了对外侵略。

有学者指出,日本是《苏日中立条约》的最大受益者。《苏日中立条约》使日苏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日本可利用日苏改善关系的机会努力解决事变(指侵华战争),并可专意于南进计划。日本继续扩大侵略,给国际反法西斯盟国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估计的损失。[90]条约的签订使日本消除了后顾之忧,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速南进,挑起太平洋战争,扩大了对中国、印度支那和南洋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以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91]

⑤《苏日中立条约》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团结。

⑥《苏日中立条约》对中苏关系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了十分消极的、不利的影响。

学者们指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苏关系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的消极和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侵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利益,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苏联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为了达成条约而与日本侵略者发表宣言,互相承认所谓“满”、“蒙”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正在艰苦抗战的中华民族的感情,同时也严重败坏了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无私朋友的社会主义苏联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92]由于《苏日中立条约》所附“宣言”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了抗议。[93]

第二,《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沉重地打击了中国,使在外交上本已孤立的中国显得更加孤立。[94]

第三,它滋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华气焰,使中国抗战进入了困难的时期。条约签订后,日本为尽快结束侵华战争以便全力南下,一方面和汉奸伪政权借着签约的声势,大肆恫吓叫嚣,加强了诱降活动,妄图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另一方面日本侵略军乘机在中国各战场发起攻势,加强了对中国军队的围剿。[95]因此可以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实际在政治上支持了日本的侵华战争。它确实促使日寇放手扩大在华侵略,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出卖,给正在奋起抗战的中国人民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阴影。[96]条约的签订解除了日本法西斯对北方苏联的忧虑,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使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了侵略方针,放手南进。对中国抗战来说,它更是使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压力,成为中国人民进入抗战最困难时期的重要国际因素之一。[97]

第四,《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剧了中国抗战势力的分裂,促使中国国内抗战局势的复杂化。[98]

第五,《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激起了一股反共恶浪,使中国共产党的险恶处境雪上加霜。[99]《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共意识和反共野心,在客观上为日后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的困难和影响。[100]

第六,条约造成了中苏关系的倒退和美蒋政治上的迅速靠拢。

《苏日中立条约》妨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起到一种冷却双边关系的作用。[101]苏联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了重大倒退,使中苏关系出现裂痕,[102]客观上造成了美蒋加速靠拢的形势。[103]

第七,《苏日中立条约》孕育着中国抗战最后胜利的因素。《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解除了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后顾之忧。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和美国也卷入了世界大战的漩涡;反法西斯国家包括中、美、英、苏等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国从此摆脱了对日作战的不利局面,并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时所不可能预见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日中立条约》孕育着中国抗战最后胜利的因素。[104]

三、肯定、否定兼而有之

有许多学者认为,对《苏日中立条约》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有利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面,又要承认它损害中国主权、加剧中国抗战困难的一面。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这个条约的传统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如姚海提出,对苏日中立条约所反映出来的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行为进行谴责是必要的,但对苏联签约的历史条件和条约产生的影响应作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在否定该条约消极面的同时,不应忽视它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所起的积极作用。[105]

一方面,学者们指出了《苏日中立条约》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①从苏联缔结条约的背景和目的看,是为了保证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

有学者指出,从条约签订的整个历史背景和其后的局势演变来看,《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在面临侵略的情况下,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德国,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这在当时是有必要的。[106]也有学者认为,《苏日中立条约》“是苏日两国长期对抗与妥协的产物,也是粉碎英美‘绥靖政策’的需要,是离间法西斯轴心国联合进攻的需要。此外,中苏两国关系迅速降温加快了条约的出笼”。[107]

②条约的签订保证了苏联远东的安全,对集中力量打败德国,并最终战胜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不少学者指出,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发展的全局看,《苏日中立条约》作为苏联的一项外交措施,它是有积极意义的。[108]因为苏德战争中苏联的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苏联通过《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对稳定远东地区,避免东西两面作战,从而集中力量战胜世界法西斯的首要国家德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09]条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110]因此,对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策略思想及其必要性应该肯定,视之为调动日本南侵的手段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111]

③对苏联来说,条约的签订是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威胁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给希特勒的侵苏计划以沉重打击。[112]

④条约的签订有助于加速反法西斯同盟的早日建立。它改变了反法西斯力量对比,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113]

第一,《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促使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从军事角度来看,该条约影响了美国的全球政策。日本外相访苏,以及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促进了美国政府对苏联关系的改善。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为德苏开战以后所确立的美苏合作体制准备了条件,可以认为这就是苏日中立条约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114]

第二,《苏日中立条约》有利于中国争取美英的援助与合作。就日本来说,《苏日中立条约》主要是针对美英的,这就促使美英在远东对日采取强硬政策,开始积极援助中国。美国得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立即宣布增加对华援助。尤其是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能够主要依赖美英,这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坚持与最后胜利,无疑也是有作用的。[115]

第三,《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孕育着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和战争胜利的因素。《苏日中立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了美、英同日本的矛盾,促使美、英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美、英转而成为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等资本主义大国,从自身利益考虑,积极援助苏联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开始形成。不到半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更无力对苏作战,只能表示遵守苏日中立条约。这样苏联便可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在美、英等国的援助下,苏联的抗德战争取得了胜利,这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胜利,并使苏联得以调动150万大军东向打击日本法西斯,促使日本加速投降。[116]

另一方面,学者们指出了《苏日中立条约》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①《苏日中立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利于中国的抗战。

条约的附件宣布:日本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承认伪“满洲国”。所谓伪“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当时均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17]这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日、苏公然相互瓜分中国领土外蒙古和东三省。“是日、苏瓜分中国‘满蒙’之侵略事件。”[118]是日、苏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119]《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无疑是不利的,条约所附“宣言”更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120]它严重地打击了中国抗战的热情,使中国抗战遭受暂时挫折,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压力,并在客观上加速了美蒋联合的步伐。[121]

②《苏日中立条约》反映出在中国问题上苏联存在着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严重地损害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形象。[122]

③《苏日中立条约》刺激了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条约使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重了中国抗战的负担,同时也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给中国和东南亚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123]

【注释】

[1]施鉴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页。

[2]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3]刘士田:《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布列斯特条约比较》,《牡丹江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

[4]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5]秦冰:《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浅析》,《苏联历史问题》1983年第1期。

[6]萨本仁:《试论二次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7]徐炽庆:《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8]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9]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10]安田等:《历史的公正结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11]徐炽庆:《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2]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13]彭训厚:《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主要原因的再思考》,《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4]秦冰:《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浅析》,《苏联历史问题》1983年第1期。

[15]叶存洪:《试析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6]秦冰:《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浅析》,《苏联历史问题》1983年第1期。

[17]安田等:《历史的公正结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18]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19]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理论学习》2002年第5期。

[20]萨本仁:《试论二次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1]秦冰:《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浅析》,《苏联历史问题》1983年第1期。

[22]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3]刘承学:《苏罗边界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

[24]万安中:《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25]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6]刘承学:《苏罗边界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

[27]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28]万安中:《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29]万安中:《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30]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31]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32]万安中:《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33]万安中、李冠乾:《关于前苏联出兵波兰动机的商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34]侯成德:《1939~1941年的苏德关系》,《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7期。

[35]夏季亭、杨沂:《苏芬战争不是非正义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8期。

[36]薛龙根:《也是非正义的战争》,《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8期;琐祥一:《苏芬战争后果初探》,《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

[37]梁占军:《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与英国的反应》,《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8]部彦秀:《论苏芬冬战》,《外国问题研究》1989年第2期。(www.xing528.com)

[39]林建华:《苏芬冬战始末》,《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91年第2期。

[40]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41]程岂凡:《只能是一次非正义的战争》,《甘肃理论学刊》1989年第2期。

[42]李惠民:《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邢台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43]吉珊珊:《从俄罗斯解密档案看苏芬战争》,《山西档案》2002年第2期。

[44]欧阳国亮:《苏芬战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45]程岂凡:《只能是一次非正义的战争》,《甘肃理论学刊》1989年第2期。

[46]李惠民:《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邢台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47]赵建军:《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的继续》,《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6期。

[48]吴亦明、朱跃:《不利于整个反法西斯事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6期。

[49]欧阳国亮:《苏芬战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50]徐德龙、陈从阳:《芬兰与苏芬战争》,《广西梧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51]吉珊珊:《从俄罗斯解密档案看苏芬战争》,《山西档案》2002年第2期。

[52]欧阳国亮:《苏芬战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53]部彦秀:《论苏芬冬战》,《外国问题研究》1989年第2期。

[54]李惠民:《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邢台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55]李惠民:《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邢台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56]卢专:《对保卫列宁格勒不起作用》,《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6期。

[57]吴亦明、朱跃:《不利于整个反法西斯事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6期。

[58]陈从阳:《苏芬冬战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59]李惠民:《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邢台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60]吉珊珊:《从俄罗斯解密档案看苏芬战争》,《山西档案》2002年第2期。

[61]欧阳国亮:《苏芬战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62]陈从阳:《苏芬战争与苏德战争》,《广西梧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万安中:《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6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64][苏]列·库达科夫:《当代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691页。

[65]杜宾斯荃:《抗日时期的苏中关系(1940~1941)》,转自《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9年第2期。

[66]李树藩:《论<日苏中立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外国问题研究》1985年第3期。

[67]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1~332页;朱贵生:《<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评介》,《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68]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1~332页;朱贵生:《<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评介》,《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69]李树藩:《论<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外国问题研究》1985年第3期。

[70]李树藩:《论<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外国问题研究》1985年第3期;李嘉谷:《中苏关系史研究述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7期。

[71]贾文华:《论苏日中立条约》,《西伯利亚研究》1988年第2期。

[72]贾文华:《论苏日中立条约》,《西伯利亚研究》1988年第2期。

[73]李嘉谷:《中苏关系史研究述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7期。

[74]贾文华:《论苏日中立条约》,《西伯利亚研究》1988年第2期。

[75]厉声:《“苏日中立条约”试析》,《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2期;王春良:《评日苏中立条约和雅尔塔秘密协定》,《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76]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77]马林:《论苏日中立条约缔结的主要原因》,《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78]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79]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80]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81]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82]杜朝伟、孙才顺:《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83]厉声:《<苏日中立条约>试析》,《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2期。

[84]厉声:《<苏日中立条约>试析》,《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2期。

[85]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86]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87]钟家栋:《苏日中立条约的作用与意义辨析》,《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88]杜朝伟、孙才顺:《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89]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90]杜朝伟、孙才顺:《对苏日中立条约的再认识》,《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91]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王真:《<苏日中立条约>与战时中国》,《民国档案》1995年第3期。

[92]钟家栋:《一九四一年的中国与苏日中立条约》,《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93]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

[94]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95]钟家栋:《一九四一年的中国与苏日中立条约》,《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厉声:《<苏日中立条约>试析》,《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2期。

[96]厉声:《<苏日中立条约>试析》,《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2期。

[97]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98]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99]钟家栋:《一九四一年的中国与苏日中立条约》,《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100]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01]王真:《<苏日中立条约>与战时中国》,《民国档案》1995年第3期。

[102]马丁、宋堵塞:《<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03]陆文培:《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104]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105]姚海:《苏日中立条约与战时苏日关系》,《铁道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106]杜景川:《试评<苏日中立条约>》,《聊城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07]易新涛:《浅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原因》,《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2期。

[108]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09]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10]杜景川:《试评<苏日中立条约>》,《聊城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11]杜景川:《试评<苏日中立条约>》,《聊城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12]王春良:《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113]张善英、邓永奎:《试析<苏日中立条约>对欧亚战场的影响》,《重庆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114]董秀敏:《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与美国》,《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115]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16]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17]张善英、邓永奎:《试析<苏日中立条约>对欧亚战场的影响》,《重庆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118]王春良:《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119]杜景川:《试评<苏日中立条约>》,《聊城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20]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21]易新涛:《浅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原因》,《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2期。

[122]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123]李凡:《日本坚持对苏中立政策的选择》,《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