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研究综述[1]
1939年8月23日,正当纳粹德国磨刀霍霍,整个世界聚焦欧洲,国际形势十分紧张之时,20世纪最大的“外交炸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欧洲上空爆炸了。条约签订一周后,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爆发。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国际条约能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下简称条约)那样长期地引起史学家们的浓厚兴趣。自签订之日起,条约就引起了国际政论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60年来,史学界从未间断过对它的研究。但由于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等方面的原因,东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条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毛泽东曾给予其极高的评价,他在1939年9月1日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指出,条约“是苏联社会主义力量增长和苏联政府坚持和平政策的结果”,它“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保障了苏德两国间的和平,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东方,则打击了日本,援助了中国,增强了中国抗战派的实力,打击了中国的投降派。在这一切上面,就安置了援助全世界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基础”。[2](www.xing528.com)
我国史学界对条约的研究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特点。在“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为数不多的研究二战前夕苏联外交的论著中,论及条约者甚少,即使提及也基本上是对毛泽东评价的进一步诠释和论证,或对苏联观点的照搬。指出苏联的这一行动是苏联外交在当时形势下的英明决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它粉碎了德国发动进攻侵略苏联的阴谋,解除了苏联东、西两面受敌的危险;苏联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有可能组织国际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争取以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学术界打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对条约的研究开始升温,并一直居高不下。《世界史研究动态》1976年第8期发表了王斯德的《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九三九·八)》,这是国内史学界对条约所作的第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发表了李巨廉、潘人杰合写的《关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史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论及条约时,倡导“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对外政策和运行”,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探索和阐述”。《世界历史》编辑部接连发表的这两篇文章,大大推动了史学界对条约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这为史学界创造了一个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为了提高学者们对条约的研究兴趣,《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以“来稿摘登”的形式刊登了一组有关条约问题的稿件,学者们各抒己见,观点纷呈,活跃了对条约的研究。自此,我国史学界不再回避条约,也不再照搬苏联观点,学者们围绕条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本章就最近20年来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成果,择要予以综述,以飨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