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二战性质的关键原则

研究二战性质的关键原则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一些学者在探讨二战的性质时也论及了研究二战史应掌握的一些原则。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指出:“判断世界大战的性质,必须根据交战国的全部政治的总和而不凭一时的某些情况。”

研究二战性质的关键原则

第三节 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掌握的原则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术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及其阶段的划分出现了如此重大差异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者们所持原则的不一致也有密切的关系。为此,一些学者在探讨二战的性质时也论及了研究二战史应掌握的一些原则。

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战争爆发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具体的研究

李巨廉指出:“我们必须对每一战争作历史的考察,不应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讨论战争的性质。”[35]林举岱指出:“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必须注意战争爆发时间具体的历史条件。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期显著不同的地方,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资本主义体系已经破裂,再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国家已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成,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发展。这些新的、强有力的历史条件,不会不深刻地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到参战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执行的政策,以及影响到大战的进程。”[36]

2.对英、法参战及其以后的表现要具体分析

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指出,首先,英、法宣战是在其绥靖政策碰壁以后被迫采取的措施,这是英、法改变对德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一转折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自参战开始,其反法西斯的一面就成了主导倾向,我们不能因为批判其消极的一面而否定其居于主流地位的积极的一面。[37]

其次,要对战争进行全面的考察。

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指出:“判断世界大战的性质,必须根据交战国的全部政治的总和而不凭一时的某些情况。”[38]李巨廉指出,必须对每一战争作全面的考察,“在考察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战争时,更应从世界范围看,而不应孤立地看;应当以全世界反帝国主义斗争总结算中实际结果为标准,而不是以个别国家的形式上的民主为标准”。[39]玉林指出,确定战争的性质要明确两点原则:第一,战争是双方面或多方面的武装冲突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同一战争过程对双方面或敌对各方面来说,它的性质可能是相同或不同的。因此,不能以单方面的性质来概括多方面。第二,战争的性质是参战国双方或多方所抱定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任务来决定的。因此,目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40]

再次,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被非主要矛盾所困扰。

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指出,自“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开始,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便开始突出起来。经过一系列局部战争,特别是法西斯侵略阵线的出现,使法西斯侵略集团与一切被侵略、被压迫和被威胁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德日意法西斯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敌,其他矛盾则退居次要和服从地位。只有抓住这个矛盾,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场战争的政治性质。我们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英法宣战和进行反德战争,在客观上它是站在反侵略的正义人民一边。英法对德宣战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绥靖政策的失败,开始同法西斯处于直接对立的地位。[41]

最后,应承认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战争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42]

【注释】

[1]俞新天、徐筠:《苏联对二战起源问题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期;侯成德:《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苏联论点演变过程述评》,《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共产党人》1958年第5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马克思主义评论》1959年第9期。

[2]胡雪岩:《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性质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1月17日。

[3]朱圣果:《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中学历史教学》1957年第6期。

[4]林举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开始日期》,《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2期。

[5]何戊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教学与研究》1954年第2期。

[6]丁则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初步探讨》,《光明日报》1955年12月22日。

[7]俞楠:《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日期及其发展阶段问题》,《史学月刊》1957年第9期。

[8]郑玉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性质问题——与丁则民同志商讨》,《光明日报》1956年2月2日。

[9]张继平:《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起因和性质问题》,《光明日报》1956年11月22日。

[10]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3~224页。

[11]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上册,南开大学历史系1977年版,第180页。

[12]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13]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4]万松玉:《也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朱贵生等同志商榷》,《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5]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www.xing528.com)

[16]王振德、侯成德:《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5期。

[17]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18]沈志恩:《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

[19]王振德、侯成德:《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5期。

[20]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0页。

[21]朱贵生、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149页。

[22]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0页。

[23]陈正飞:《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安徽师院学报》1957年第2期。

[24]刘士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25]宣谛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重性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26]《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8期。

[27]俞楠:《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及其发展阶段问题》,《史学月刊》1957年第9期。

[28]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术讨论会纪实》,《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7期。

[29]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0页。

[30]张继平:《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起因和性质问题》,《光明日报》1956年11月22日。

[31]王振德、侯成德:《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5期。

[3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33]蒯慧:《关于二战的起点问题及其他》,《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4]黄定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期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

[35]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36]林举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开始日期》,《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2期。

[37]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3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0页。

[39]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40]郑玉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性质问题——与丁则民同志商讨》,《光明日报》1956年2月2日。

[4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1页。

[42]李巨廉:《略论二次大战初期的性质与西欧国家“保卫祖国”的口号》,《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