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同样重要,是一个经济政治强国不可或缺的实力之一。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先进文化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一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程度,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还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
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近期目标是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以经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为目标,而且还要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决不能听任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及各种腐朽文化任意泛滥,否则,人们就将陷入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就会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
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经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一个民族的整体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则依赖于文化。文化形成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习俗、理想、信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形成着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保护一个民族在外来打击下不致溃散的无形的万里长城。列宁当年在论述文化的重要性时说过:“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于是征服人家的民族成了征服者,而被征服的民族则成了战败者。这很简单,人人都懂。至于这两个民族的文化怎样呢?那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出征民族的文化高于被征服民族,出征民族就迫使被征服民族接受自己的文化,反之,被征服者就会迫使征服者接受自己的文化。”[4]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在向世界各地扩张的过程中曾经在军事上、经济上战胜了世界上一个又一个民族,但它在文化上消灭了哪一个民族?印度曾经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印度的民族文化仍然存在;我们中国曾经沦为半殖民地,西方文化曾经大量传入中国,但中华民族文化仍然存在。民族文化,由于经过了长期历史的积淀,其深层次的东西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宝库中总是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因而也是不可能轻易地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取代的。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表现为经济上、军事上的强大,还表现为文化上的强大。有了文化上的强大,即使经济上、军事上暂时落后也不会人心溃散,也会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去改变经济上、军事上的落后局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不畏强暴等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先进文化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因素。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5]因此,当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不仅要有经济上的繁荣,还应该有文化上的繁荣。(www.xing528.com)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可以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
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多种大众媒体,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同时,还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精神文化资源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社会的稳定,要依靠坚强的政治领导,依靠经济的发展,依靠好的制度和法治,同时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在党的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党能否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有效驾驭意识形态的纷繁变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信仰,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重视并善于运用思想文化工作来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经验。可以说,如果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党就不可能运筹帷幄,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可能驾驭全局,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成就今天这样的执政伟业;也不可能引领时代潮流,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
重视思想文化工作,也是一些国家执政党兴衰变化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错综复杂,但首先都是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缺口的。这一切,都深刻警示我们:思想文化战线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战线,经济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思想文化领域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思想文化工作一天也不能放松,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