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公路上,你发现自己的汽车快没汽油了,你看到两家加油站,都张贴有汽油广告。A站的价钱是每加仑1美元;B站是0.95美元。A站同时宣告,“现金支付每加仑的折扣为5美分”,而B站则称,“信用卡支付每加仑附加5美分”。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比如加油站的干净程度,你喜欢的汽油品牌,两家站内的汽车数)时,你会选择哪家加油呢?许多人喜欢A站,因为现金支付的话还有折扣(Thaler,1980)。
这一倾向性很有趣。因为两家加油站的招数其实是一样的:如果现金支付每加仑的价钱是0.95美元,信用卡支付则为1美元。Tversky和Kahneman(1981)将这种现象用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来解释:人们对结果的评估是根据参照点即他们当前的状态而发生变化的。按照所描述的当前状态,人们将特定的结果看作得还是失。因此,这种描述可以“框定”决定,或为之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其他认知专题(如知觉、思维、推理)中了解到,情境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认知表现。框架效应,在本质上可以看作决策中的情境效应。
以下是加油站中故事的继续。“付现金打折”的招牌,价钱看上去像是经过讨价还价争取的,即你认为自己的参照点是每加仑1美元,并由此节省或者得到了5美分。而面对B加油站的情况你往往会在心里这么说:“噢,它们开价95美分。听上去不错。哎?如果我用信用卡付的话要1美元啊,还是去A加油站吧。”Tversky和Kahneman(1979)提出,人们对损失的重视程度远远胜于同样数量的得到(不管是钱还是其他形式的满意指标)。也就是说我们更关注是否会失去1美元而不是得到1美元;或更关注是否会失去5美分而不是得到5美分。(www.xing528.com)
问题的关键在于,仅仅改变对情景的描述就能使我们采取不同的参照点,继而将同样的结果在一种情况下视为得,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视为失。于是,我们会改变决定,不是因为问题有什么实质的变化,而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描述当前情形的方式改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