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提取每个单词的意义,还要理解句法结构。众多证据表明,人们会注意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句法构成。
在一项系列研究中,Jarvella(1971)让被试听一段较长的语段。段落中的干扰是被试回忆的线索。Jarvella在实验中使用的段落含有完全相同的短语,但这些短语“属于”不同的从句。请看句子(19)和(20),你会发现两句中的从句是相同的,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句子。
(19)With the possibility,Taylor left the capital. After he had returned to Manhattan,he explained the offer to his wife.
(20)Taylor did not reach a decision until after he had returned to Manhattan.He explained the offer to his wife.
两组被试对开始的分句(两段中不同的部分)的回忆准确率大致相同,都达到字面的16%左右。对第三个分句的回忆(“he explained the offer to his wife”)两组被试的准确率平均都是85%,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部分句子的加工仍保持活跃,因而仍旧保留在工作记忆中。然而对于中间的从句(“after he had returned to Manhattan”)的回忆则产生一个十分有趣的结果。这部分内容单词和声音完全相同,只是在句子(20)中属于第一句,而在句子(19)中则属于第二句。听到句子(19)的被试能够准确地回忆出其中的大约54%,而听到句子(20)的则只有20%的回忆准确率。Jarvella(1971)认为在句子(19)中,第二个分句仍旧在加工,因为它所在的句子还没有结束,因此该分句依然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然而,在句子(20)中,该从句是属于一个已经加工完成的句子。(下一章中介绍的Just和Carpenter在1987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加工句子时不是按一个分句接一个分句的顺序进行的。)
通常来说,当我们完成了对一个句子的加工后,似乎会“丢弃”这个句子中的具体措辞,而只存储关于句子概要的一个表征(Sachs,1967)。因此,很显然,上面提到的一些句法规则与人们平常在解释言语时所依据的规则是相同的。虽然人们可能从未有意识地去考虑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但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了人们对此是十分敏感的,并且在理解的过程中使用了句法信息。
理解一个句子通常包含了理解句中可能出现的歧义。专栏9-1在不同的句子中提供了语音、词汇(单词水平)和句法歧义的样例。这些句子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其中的歧义,我们的加工结果是一个没有歧义的表征。
专栏9-1 歧义句子举例
音位歧义:
Remember,a spoken sentence often contains many words not intend to be heard.
Ream ember US poke can cent tense off in contains men knee words knot in ten did tube bee herd.
词汇歧义:
I’ve got to go to the bank this morning.
I’ve got to go to the First National this morning.
或
I’ve got to go to the river’s edge this morning.
句法歧义:(www.xing528.com)
Have the missionaries eaten.
(Spoken by the bishop as a question or spoken by a cannibal chief as an order)
资料来源:Garrett,M. F.(1990). Sentence processing.In D. N.Osherson & H. Lasnik (Eds.),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Vol. 1. Language. Cambridge,MA:MIT Press,pp. 133–175.
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并且是对于某些特定的句子,我们才可能意识到歧义的存在。请看下列句子(M. F. Garrett,1990,p.137):
(21)Fatty weighted 350 pounds of grapes.
(22)The cotton shirts are made from comes from Arizona.
(23)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这些句子有时也被称为“花园路径句式”(garden path sentences)。它们会引导听者或读者沿着一条小径到达对句子的一种理解,直到在加工过程的中途或是结束时,听者或读者发现了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句子则必须被重新加工。在这些句子中,使用常规的句子加工方式会不知怎么的就误入歧途。
上面的三个句子都包含存在句法歧义的初始片段(比如“The cotton shirts are made from”),它们至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这个句子中,cotton(棉制的)可以作为形容词来修饰shirts(衬衣)(如在“The cotton shirts are made from dyed fibers”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使用(如在“The cotton shirts are made from comes from Arizona”中)。有人认为我们在分析此类片段时会对不同的方式有所偏好。由于这种偏好的存在,我们只有在第一种解释行不通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去尝试第二种解释。我们注意到,只有当遇到“comes from Arizona”这一片段,并不知如何处理时,我们最初的偏好才不起作用(G. Altmann,1987)。
句子的加工者也会遇到其他歧义。其中一类叫作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ies)。也就是一个词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就像bank一词既可以表示一个金融机构也可以表示河流的边沿。词汇歧义通常是怎样解决的?
Swinney(1979)的一项研究给了我们一些启发。Swinney向对象口述一段文字,其中的一些段落包含了存在歧义的单词而其余的段落中则没有。在每次呈现时,没有歧义单词的段落中都有一个与另一段落中歧义单词同意义的单词。下面是这样一个例子(歧义/无歧义单词用斜体表示):
(24)Rumor had it that,for years,the government building had been plagued with problems.The man was not surprised when he found several roaches,spiders,and other(bugs/insects)in the corner of his room.(Swinney,p.650)
同时,被试还要执行一项视觉词汇判定任务(我们在第7章中曾经提到),他们会看到一串字母,并被要求尽快判断该字母串是否能组成一个英语单词。字母串将会在上述例子中标≠的地方出现。Swinney和其他人的一些前期工作已经证实了交叉感觉通道的启动效应的存在,也就是说一个口语单词可以引发视觉呈现的单词。Swinney在此处有个疑问,究竟歧义单词(如“bug”)的全部意义(如“insect”“recoding device”)都可以被启动,还是只是对在语境中激活的那个意义有启动作用?
Swinney(1979)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上例这样具有高度语境倾向的段落中,歧义单词的两种意义(在上例中是bug)在视觉词汇判定任务中都能够得到启动,前提是歧义单词的视觉呈现紧接于听觉呈现之后。所以在句子(24)中,当被试听到bug后,立刻给他呈现视觉刺激,“spy”和“ant”这两个与bug相关但意思完全不同的单词都被启动。如果字母串的视觉呈现在歧义单词的听觉呈现之后被延迟哪怕只有4个音节的长度,那么被启动的就只有歧义单词在上下文中恰当的那个意思。因此,当单词的视觉呈现有了延迟后,根据句子(24)的上下文,bug所启动的就是“ant”而不是“spy”。Gernsbacher(1993)的后继研究证实了Swinney的发现。Gernsbacher与她的同事们发现,相比不善于阅读的人而言,优秀的阅读者能够更为有效和有准备地抑制单词的不恰当意义(spy)和运用合适的意义(ant)。
这些结果具有几方面的含义。首先,我们在加工歧义句时,是通过看似自动、自下而上的一系列加工进行的,歧义单词的所有意义都暂时可以获得。所以不管上下文效应是否起作用,都并不会立刻限制读者或听者对单词进行最适合的“阅读”。尽管在一段时间里歧义单词的所有意义都可获得,但这段时间十分短暂。
歧义单词出现后三个音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750~1 000毫秒),只有一个意义仍然保持活跃,说明人们消除句子歧义是相当迅速的。Garrett(1990)回顾了上述结论和其他一些实验结果之后总结道,句子理解通常是一种从左至右的加工(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按序列被加工),并且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只被加工一次,也只被赋予一种解释。对句子的加工赋予每个句子一个“逻辑结构”,从而使读者理解每个单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加工句是怎样与前一句相匹配的。然而,花园路径句式证明了常规的加工有时是不起作用的。尽管如此,花园路径句式在数量上的稀少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们在加工句子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迅速而有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