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开头,我提到表象的研究在心理学中曾经引起过争论,而现在该是讨论这些争论的时候了。尽管几乎每一个表象研究都曾引起过争议(Finke,1989),我们将仅关注三个具有普遍性且相互影响的问题:第一个是有关对表象研究的批评,批评意见尤其认为,是实验本身提供给人们充足的“提示”,无论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让他们依靠自己的信念和知识而不是严格依靠视觉表象执行操作;第二个批评怀疑表象与图片间的隐喻;第三个批评更为侧重理论方面,怀疑将表象作为内部代码的一种特殊类型加以讨论是否必要。我们将依次探讨其中的每一种批评。
Pylyshyn(1981)认为,许多表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被试关于该任务基础性的和内隐的未明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与信念,而不是他们对视觉表象的构建与使用。他尤其注意表象-扫描实验。Pylyshyn认为,被试的扫描时间与扫描距离成正比,是因为他们知道在视觉呈现的两点之间进行物理扫描所需的时间量取决于距离,并且因为他们预期该实验需要这样的表现。
Finke(1989)对知识与预期是如何歪曲结果的进行了解释。想象你要移动一个物体(比如,你的咖啡杯)从一个位置(你书桌的右边)到另一个位置(你书桌的左边)。你可以(依照电影中西方酒吧的场景)把杯子滑过桌面,不过拿起杯子然后将它放在新的位置可能更安全。为了讨论的方便,假设不管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我们都可以瞬间移动杯子(可能将它从一个坐标“瞬移”至另一个坐标)。然而,假设你相信或者预计移动咖啡杯到新位置所耗用的时间应该取决于旧位置到新位置间的总距离,你就可以通过停顿或在把杯子放到新位置之前多拿在手上一会儿的方法来调控时间。于是你移动杯子的反应时会与杯子移过的距离成正比,尽管这一时间可被你选择暂停的多少而任意决定。
Pylyshyn(1981)的观点是,出于对实验者期望他们做什么的信念和预期,人们在表象扫描实验中也可能有“心理暂停”的现象出现。Pylyshyn称受人们信念和预期影响的任务为“认知可穿透”。有些任务让被试很清楚应该怎么来完成这些任务。指导语、任务本身,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环境,都暗示人们应该如何做。人们称这样的任务具有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Orne,1962)。换言之,该任务以某种方式“要求”人们以特定的模式行动。一般来说,心理实验中的被试总是试图满足主试,并有意以他们认为能使主试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
此外,实验者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将微妙的线索提供给被试。Intons-Peterson(1983))认为,这些实验者期待效应(experimenter expectancy effects)至少影响了一部分的表象研究。她让大学生实验者执行一系列的表象研究。引导其中一些研究者确信会出现某种方式的结果。而引导另一些相信会得到与前面一种相反的结果。在所有的研究中,被试的表现都如同实验者期望他们做出的一样。
在一项研究中,Intons-Peterson(1983)使用了4个大学生实验者,都被公认为具有“聪慧、独立、良好的判断力以及成熟”的品质。他们中无一人熟悉表象的有关文献。分配每一位实验者指导一项有三种条件的心理旋转研究,被试总共有18名。一些被试在每次尝试之前,通过看或想象一个刺激作为“启动”的热身;而控制组的被试不接受任何预备。告诉4位实验者中的两位,想象的启动(即要求被试想象启动物的存在)要比真实的启动(即真实呈现给被试启动物)更有效。另外两名充当实验者的学生得到的信息与前两位正好相反。尽管所有的刺激都是经由计算机呈现的,并且实验者与被试并没有共处一室,起初他们向被试宣读指导语时除外,结果还是反映了实验者的信念。相信想象的启动比真实的启动更有效的实验者所指导的被试,产生的数据支持了实验者的信念;而另一些实验者指导的被试产生的数据则得出相反的结果。
Intons-Peterson(1983)在表象扫描实验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她总结道,表象实验的被试对实验者给出的微妙、无意的暗示非常敏感,其中包括语调中的轻微差别以及宣读指导语时的停顿。Intons-Peterson进一步指出,表象研究,出于此现象具有主观性质的特点,可能对实验者的期望以及要求特征特别敏感。尽管她没有断言所有视觉表象的实验结果都是实验者效应与要求特征的产物,但她还是提醒视觉表象的研究者必须要特别小心地减小这些效应。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的讨论都提到了图片与表象间的类似关系。有些心理学家随意地将视觉表象称作“心理图片”(mental pictures)。而问题是,这种相似性到底有多大?如Pylyshyn(1973)所指出的,图片与表象在一些方面截然不同。也许,最重要的区别是,你可以客观地观察一张图片,而无须先知道它是一张什么图片(即如果某人默默地递给你一张照片,而你问道“这是什么”),但你却不能在首先知道它是什么之前“观察”一帧表象。毕竟,表象是根据头脑中的一些意愿构建而成的内部构造。你并不会自发地随意创造表象;相反,你构建的是特定事物的表象。
其次,图片与表象在瓦解与被瓦解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你可以将一张图片一裁为二,导致的结果是所描绘客体任意部分的消失。而表象的组织则更富有意义,并且在它们消退的时候,只有那些富于意义的部分消失了(Finke,1989)。
最后,表象似乎较图片与照片而言更容易被观察者的主观解释所歪曲。还记得巴特莱特(1932)关于故事复述的研究吗?(如果需要,可参见第6章。)我们见识了人们的故事记忆是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以及记忆经常取决于他们最初或之后的主观解释。表象也是如此。Carmichael,Hogan和Walter(1932)给被试呈现了如图8-13所示的图形。每一个图形都有两个标签(不同的被试给予不同的标签)。稍后被试对于图形的复制(可假定是基于表象的)受到先前提供标签的影响而发生了如图中所示的歪曲。
图8-13 Carmichael等人(1932)研究采用的材料(www.xing528.com)
同样,Nickerson和Adams(1979)也证明人们在复制他们熟悉物体的图像时会产生许多错误。试着不看实物画出一枚1美分的硬币,然后将它与实物比较。林肯脸的朝向是否正确?那些格言是不是都各归其位了?日期呢?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到,你的表象所具有的信息可能远少于一枚硬币所具有的。即使在包含若干幅硬币图像的选择题认知测试中,Nickerson和Adams实验中的被试也不是很擅长选择正确的表征。
将你刚才画的与这张1美分硬币的照片进行对比。
最近,在我认知加工过程课上的一名学生Rebecca Plotnick(2012)基于Nickerson和Adams(1979)的研究开展了一项极具创造性的研究,不过她以熟悉的公司标志作为刺激。她要求大学生被试从一系列备选标志中选出真正的标志,其中公司标志或是放置于情境之中(如在咖啡杯或电脑屏幕上,而人们也通常会在这些情境下见到公司标志,如图8-14a和图8-14b所示的例子)或是单独呈现(见图8-14c或图8-14d)。总体来说,人们在当标志放置于情境之中时的正确辨识率(58%的正确率)略优于当标志单独呈现时的表现(48%的正确率)。
发现表象与图片间的区别意义何在呢?视觉表象被认为是信息内部代码与表征的一种方式。尽管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相信视觉表象作为一种不同的心理代码而存在着,并且相信这种代码具有许多视觉或空间的性质,但迄今为止,支持视觉表象如同图片假说的证据都非常粗略。
对表象研究更广泛的批评是理论方面的,也关乎该领域背后的理论假设。命题理论(propositional theory)的拥护者拒绝接受“表象是作为信息表征的一种不同的心理代码而起作用”的观点。取而代之,命题理论者相信存在着一种简单代码,它既非视觉特性也非言语特性,而是具有命题的特性(J. R. Anderson & Bower,1973),可以用作储存和心理表征所有的信息。
如我们在第7章中所见,命题是一种规定不同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手段方法。例如,纽约是一座位于波士顿西面的城市这样的观点,可以表征为以下的命题形式:城市(纽约);西面(纽约,波士顿)。命题可以被结合在网络系统中,两个紧密相关的意思可以通过共同拥有一些命题而加以相连。
Pylyshyn(1973)声称,命题理论可以解释表象实验的结果。他的意见是,所有信息都是通过命题来心理表征和贮存的。视觉表象实验的被试看来像是正在查阅或者操作内部的视觉表征,但实际他们可能正在使用内部的命题表征,一种同样的构成语词材料加工基础的表征,语词材料包括句子或者故事。
Kosslyn(1976)进行的两个研究都试图证实这种论断。Kosslyn首先检测了动物及其生理属性间的联系强度。例如,对大多数人而言,“爪子”与“猫”的联系要比“头”与猫的联系更强,虽然显然两者都能在猫身上找到。Kosslyn发现,当不使用表象的时候,人们将更快证实猫有爪子(高联想效价,但对应于猫身上的视觉部分较小),较慢对猫有脑袋作反应(低联想效价,但对应于猫的视觉部分较大)。命题理论预测,联想效价越高,联系两项目之间的命题就越多,相应的确认时间也就越短(Finke,1989)。
然而,当被试报告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了表象时,他们的反应时间则走向了反面。此时,他们在确认联想效价低但对应的视觉部分较大的对象时,速度要快于联想效价高但对应于视觉部分较小的对象。显然,运用表象产生的结果就不是命题理论所预测的。
人们是否用表象为代码信息的一种途径,对现实世界又有什么影响呢?了解人们是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心理表征信息的,对于解释他们是如何完成一系列认知任务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他们对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代码,我们就能够对他们何时使用何种代码做良好的判断,我们也许还能预测他们何时能够轻而易举地执行,以及他们何时难以完成某一项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