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之一。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回想一件与个人有关的事时,都要依靠记忆,例如,当我们回忆自己在学校第一天的情景、10岁生日或者迪士尼乐园之旅时,都会用到记忆。在我们回忆历史事件的时候显然也包括记忆,如“挑战者号”爆炸、“9·11”事件或是本·拉登的突然死亡。这些例子体现的都是提取(retrieval)过程,让先前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重新回到思绪之中。本章和接下来的两章我们都将关注这样的加工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忆参与了几乎每一种认知活动。有些很明显,比如考试复习或记住3年级老师姓名这样的活动都需要记忆。但是其他的活动,比如结算支票簿或理解一个句子,也与记忆的某些方面有关。当你为结算支票簿做一些必要的计算时,就必须记住一些数字,而且至少要保持一会儿。同样,当我们听或读一个句子时,必须在处理句子中间和结尾的时候记住句子的开头。我们运用记忆是如此频繁,以至于像其他的认知过程一样,会视其为理所当然。
例如,试着回忆一下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你会记起那天的什么情景呢?现在试问自己,你是如何能够回想起这些情景的呢(如果你真的能回想起的话)?如果你什么也回想不起来,又是什么原因呢?当你试图回忆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信息能够被回忆起来而另一些信息却难以回忆?(比如,你能描述一下你的认知心理学老师前两次上课时穿了什么衣服吗?)
有时,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某种能力有多么不同寻常,直到遇见一个缺失这种能力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Baddeley(1990)曾描述过一位名叫克里夫·威尔林的音乐家兼播音员的悲剧。由于脑炎引起大脑损伤,并留下了严重的失忆症。尽管也有许多人患过失忆症,但这一病例却是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Baddeley是这样描述威尔林情况的:
他的失忆症已经严重到根本记不起来几分钟前发生的任何事情,他总是处于刚刚恢复意识的状态。对此他自有诀窍,人们总是发现他在记录时间。例如,他记录下3:10这个时间后写下了附带的说明:“我刚恢复意识”,然后他划掉3:10换成3:15,接着是3:20;等等。他的妻子离开房间才几分钟,再回来时他又会十分高兴地上前迎接她,就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她一样,并且还会问自己失去知觉多久了。偶尔经历一次,人们也许还会为之动容,但天天重复上演的话,很快就失去了魅力(pp.4-5)。(www.xing528.com)
有意思的是,威尔林的一些记忆能力似乎有备份。他还是可以轻松地指挥一个唱诗班完成一段复杂音乐的演唱,并且仍能弹奏古钢琴和钢琴。但这些记忆只是一小部分而非常态。威尔林不能独自一人出门,因为他很快便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也不太认得出以前他所熟悉地方的照片,关于自己生活的记忆则十分粗略。
在这一章和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为此,我们将仔细考察人们用于形成、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加工过程。我们将用理论方法来研究记忆,涉及那些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或长达几小时、几周甚至几年的记忆,第5章和第6章将会介绍许多来自实验室的研究,其中被试通常是学生志愿者,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给他们呈现一系列的词、音节及图片。在第6章的一些部分,我们将讨论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模型是如何很好地应用于解释实验室之外的记忆现象的,以及应用于最为常见的、有关人们自身生活故事的情节记忆之中。
我们将从前两章讨论的知觉和注意开始本章的内容,因为记忆与这两个概念也有深刻的联系。我们之前已经看过一些研究,例如工作记忆空间会影响注意聚焦以及注意控制的程度。这里,我们将继续探索工作记忆这个术语到底指的是什么。现在我们的一个重点是,第4章中的一些议题可以很自然地放在这里讨论,反之,本章的一些议题也很适合在第3章和第4章讨论。所以我希望读者在仔细阅读这些章节的同时,也能对所有的内在相互联系心中有数。
在开始讨论之前,先依次对相关术语做一简要介绍。当信息首先被转化为其他认知过程可以使用的形式时,所谓的编码(encoding)便发生了。我们称之为记忆痕迹(memory trace)的形成。这些痕迹以某种形式保存在存储(storage)之中以便将来提取之用。而当我们不能提取信息时,遗忘(forgetting)就发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