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完整地记录现代认知心理学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是如何逐步发展而来的,恐怕几本书都写不完,而且这显然也不是我们的意图。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有关一些特定心理能力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Murray,1988)。比如这两位哲学家写过许多关于记忆性质的著作。柏拉图就将人的记忆储存比作在蜡板上的书写。在其他一些著作中,他又将人的思维比作一个有许多鸟在里面飞的鸟笼,记忆提取就是试图抓住一只特定的鸟:有时你能捉住,而有时你只能捉住一只附近的鸟。同样,当我试图回忆小学3年级坐在我后面的女生名字时,也不能准确地对上号(是琼、乔安妮还是安娜?),但我的选择会相当接近。
心理学的其他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7~19世纪的哲学家,包括洛克、休谟、约翰S.穆勒(John Stuart Mill)、笛卡儿、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和康德。这些哲学家同样在思维和知识的本质方面存在争议。洛克、休谟、贝克莱和穆勒追随的是亚里士多德,更多地采取经验论者的立场,而笛卡儿和康德赞同柏拉图的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立场。
简单来说,经验论(empiricism)仰赖这样的信条,知识来自个体的自身经验,即来自人们从自身感觉和经验收集而来的经验信息。虽然经验论者承认基因上的个体差异,但是更强调人的天性中可塑性或可变性的特征。经验论者相信,人之所以成为他们自己,具有他们现在所具有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先前的学习。其中一种被认为是这种学习发生的机制,就是通过两种思想观念的心理联结(association)[1]。洛克(1690/1964)提出过,两种不同的没有关联的观念或经验,仅仅因为恰好同时在个体面前发生或呈现,就可以在人的头脑中联系起来。经验论者因而认为,环境在塑造人的智力(以及其他方面)能力时起到相当的作用。
先验论(nativism)的观点则正好与之相反,在获得各种能力、形成各种倾向时,更强调素质因素即天生的能力。他们认为天赋的作用甚于学习的作用。先验论者较少将个体能力方面的差异归为学习上的差异,而更多地从固有的差异,即生物学意义上天赋能力的方面去寻找原因。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先验论是认知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先验论者常常认为,有些认知机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身就是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某些“固有”的机能,如工作记忆,完全可以归为人类思维的先天结构,从一出生起就已初具形态,而不是由于经验造成的学习、塑造或创造的结果。(www.xing528.com)
有意思的是,仅仅在过去的120年间里,一些重要的认知方面的问题,诸如思维的实质和信息的本质等,才落入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事实上,在1870年以前,没有人真正思考过真实的数据资料是否会有助于解决任何这些有关的问题。而一旦人们开始付诸实施,实验心理学便随之诞生了。尽管如此,先验论者和经验论者之间的论战仍旧是21世纪的争论之一 (Pinker,2002)。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回顾构成当今认知心理学基础的不同实验心理学流派。
[1] Association有时也译作“联想”。——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