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棍法古朴凝练,动作粗犷勇猛
棍是长兵器,有直、长、圆、韧、无刃、无刺等特点,棍身处处都可用来防守进攻。天启棍讲究“棍棍着力”,忌空泛虚晃,强调抡棍击打时松肩活肘、伸臂展腰、蹬腿探身,所以不论是猛抡大扫还是长劈远挑都重腰部发力,使棍端出风,表现出长而不空、远而不散,粗犷中有法度、荒率中有技巧的运动风格。
2.换手调把,梢把并用
换手调把,梢把并用是天启棍的突出特点,所谓换手调把就是在前势将尽未尽的瞬间借其抡力惯性,快速交换把位、变更把法使旧势变新,产生一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打击效果。
3.以抡为体、以折为用
棍术多抡,天启棍尤重抡子,其十六法——抡、劈、扫、挂、云、挑、撩、绞、搬、砸、扭、扣、穿、崩、点、戳,都以抡为首。抡既是一种棍法,又是其他一些组合棍法的表现形式。一个抡中往往含有若干个击法,抡时棍走弧形,乍看运动路线长,貌似迟缓,实则抡中有折,弧中隐直,出招用招,如弧似矢。由于折子多为抡子的内容,而抡子又是折子的表现形式,折子往往通过抡来体现,抡又多依附于折而存在,所以,以抡为体、以折为用是天启棍在内容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4.哄使虚趁,以短制长(www.xing528.com)
天启棍在战术上强调“八闪幌”,即“欺诱假骗、哄闪虚幌”之法。临敌时,要主动调动对方,形成对己有利的态势,棍法中多佯输诈败、欲进先退、诱上取下、惊左击右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正是棍术中所说的“好似蝴蝶乱金鸡”。另外,天启棍很注重长棍短用和以短制长的战法,就是一旦对手近身入怀,呼呼生风的大抡大劈就无法施展,这时就要通过巧妙地换手调把用小巧疾速的短打来抵御对方。[3]
有人说,因为临夏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使天启棍长期偏处一隅,难以与外界交流融合,此话不假,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才保护了天启棍,让它有了自己特殊的套路风格而独占“西棍”鳌头,成了西北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佼佼者。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消亡的危险,为了保护这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甘肃省政府将其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天启棍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1]《庄浪县志》,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第147页。
[2]蔡知忠:《话说壳子棍》,《中华武术》,1996年第6期。
[3]鲁勇,汪兵:《西棍之冠——天启棍》,《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