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 “立春之先旦,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竞观,是日啖春饼游春郊。”[1]后来,这种习俗就发展成了高抬社火。这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高抬贵在高,就是用铁高架把社火中的人物、山水花草、虫鱼鸟兽都高高地架在空中。高架的架体分芯子和底座两部分,芯子即支撑人物、道具的钢筋,之所以叫芯子,是取“信赖可靠”之意。芯子由直径5~7厘米的钢筋焊接而成,下面承重部位可两根并焊在一起,以增加负荷的强度。底座是一块大方木,把芯子深插其中,要栽得稳、栽得牢。
庄浪高抬的传统内容既有取自历史故事的,如《关公保皇嫂》、《武松打虎》、《吕布戏貂蝉》、《穆桂英挂帅》、《桃园三结义》等,有取自于神话故事的,如《白娘子盗仙草》、《哪吒闹海》、《劈山救母》、《断桥相会》、《牛郎织女》等,也有取自于生活故事的,如《三女拜寿》、《拾玉镯》、《丑媒婆》、《回娘家》、《藏舟》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又出现了科技兴国、高效农业、计划生育等新内容。(www.xing528.com)
庄浪高抬所表现的故事并不是动态的情节展演,而是某一情节的定格展示。一般是把2~3个人物分别高高地固定在4~4.5米高的钢筋架上,精心化装打扮,配以道具而成。比如,《断桥相会》是一身着白色衣裙的青年女子由一身着淡蓝色衣裙的青年女子相伴,与一身穿绿色衣服、手撑一把纸伞的青年男子相对而立,在他们身边有一座小桥,表现的就是白素贞与许仙断桥相会的情节;《武松打虎》是一个身着黑色衣裤的青年男子骑在一只老虎身上做打的动作;《牛郎织女》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站在一朵白云上,而一个青年男子身担一双儿女站在她的右下方。不管是人物还是道具,它们都悬空展示,大有从天而降之势,让站在地上的观众,不管远近高低,不管在什么方位都能看得到,极大地增强了高空透视感。
庄浪高抬的特点是奇、险、俊。高抬的设计非行家里手是不能胜任的,设计者应用物理中的力学原理在对称中求稳定,同时又讲究以奇险取胜,他们甚至将扮演的孩子仰着、俯着、侧着、倒着捆扎在铁芯子上,制造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比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孔悟空凌空俯冲,双手抡起金箍棒,白骨精持剑接招,金箍棒和剑相交,就这一丁点儿的粘连却把孙悟空整个悬空起来,给人一种危险感。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美丽俊俏的祝英台与英俊潇洒的梁山伯,站在两只很大的翩翩起舞的彩蝶的翅尖上相对而笑,既温馨又惊险。在《藏舟》中,穿一身孝服的胡凤莲手执一把船桨站在一只金色的大鱼上,而田玉川就站在船桨的最下端,给人一种田玉川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感。但是,从演高抬至今,庄浪县从没有出现过任何演出事故,可见庄浪县高抬设计之科学,是在惊险中有安全,在安全中见惊险。从这奇、险、俊中也见出了庄浪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确是陇原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