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南北群山环抱,黄河自东西穿过,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越市区的省会城市。兰州虽然濒临黄河,但由于黄河水位较低,在水车还没有发明之前,引黄河水灌溉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东西两川良田菜地只能靠阿干河、五泉水、笋罗沟、黄峪沟水灌溉,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则是阿干河。成化年间,阿干河因严重干旱以及渠道湮塞,水量急剧减小,河道几近干涸。为此,地方官府组织各方力量,在重点疏通两渠故道的同时,又分若干小渠引水入城。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沟渠所至,不管是官民菜园还是手工作坊无不惠其利。然而正德年间,阿干河东西两渠,一条绕龙尾山麓,一条绕华林山麓,流经之处或因积水太多,或因墓穴太多,再加上久旱渠坏,年久失修,经常是渠崩水泄,难以发挥昔日的水利优势。正德十四年(1519年),兰州地方官府多方筹措经费,购置木材制作渡槽50余条,准备以渡槽置沙砾、墓穴处代渠。经过多方努力于第二年9月,东西两段木槽终于架设成功,缓解了当时的水利之急。嘉靖年间,当时任云南御史的兰州人段续,在宦游西南诸省时,见当地用竹制筒车利用水的冲击力,把低处河流里的水提往高处,灌田非常便利,想到家乡兰州段黄河水低岸高无法灌溉的窘境,他就仔细观察、揣摸筒车的结构、部件机巧及工作原理。情急之下,他就用竹子做成筒车模型,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带回兰州。因兰州没有竹子,他就改用木料制作水车和水槽,又依据黄河河岸的高度在段家湾(今教场河一带)建造了第一轮水车。段续造的第一轮水车可灌地七八百亩,人称“祖宗车”。此后,黄河两岸的农民竞相仿制,于是“河南北岸上下百余里,无不有水车”。水车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兰州的水利灌溉条件,由于它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性,到明末时,不仅在兰州、皋兰、白银这些黄河流域出现了大量水车,就连平凉、泾川等黄河支流流域地区也被广泛应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农业发展。
清代时,兰州水车数量最多。其中乾隆、嘉庆时,兰州有水车约150辆,灌田27,000万亩。道光时,兰州境内及毗邻地区黄河两岸,每隔三至五里就有水车一二辆,乃至三五辆不等。据当时统计,(1)自兰州以西的小川峡至小西湖近百里的黄河南岸,有水车90余辆;(2)自镇远桥以东至骆驼滩,有水车60辆;(3)自镇远桥以西至达家川、张家湾黄河北岸,有水车40余辆;(4)自镇远桥以东至盐场堡黄河北岸,有水车8辆;(5)自盐场堡以东至白茨滩,有水车15辆;(6)一条山南的一条城一带有水车31辆。[1]据《甘肃全省新通志》卷10《舆地志》 “水利”条记载:光绪时,兰州地区共有水车158辆,其中城北堤下1辆,黄河两岸自镇远桥迤西至莲花池59辆,镇远桥东至东岗镇24辆,黄河北岸自镇远桥迤西至安宁堡、柴家川15辆,镇远桥迤东至蒋家湾26辆,黄河上游诸滩如马滩、崔家滩、深沟滩等4辆,黄河下游14滩30辆。[2]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昼夜不停地浇灌着周围农田菜园,其势蔚为壮观,以至于兰州赢得了“水车之城”的美誉。甚至由于水车的存在,兰州的一些地名都以水车命名,比如,原来的“泥窝子”(今宁卧庄)一带有十辆一组的水车而被人们叫作“十辆车”,后来只留下了五辆,人们又改称为“五辆车”。今平凉路北端、金昌路北端之间原有水车浇灌果园菜地,故名为“水车园”;原来果园菜地所在的地方现在是一所小学,人们就给它取名为“水车园小学”;皋兰县什川镇有“上水车”、“下水车”村;红古区有“水车湾”。另外,还有“练家车”、“刘家车”、“五家车”等小地名,均因某个家族建造水车而得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