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比较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明朝廷曾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建立保安堡。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他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这部分人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渐形成了一个既有着蒙、汉、回、藏等族部分生活习惯,又不完全等同于他们的一个新民族。在这个民族中有许多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行业匠人,当时的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等,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给他们制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明末清初,这个新民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口也有所增加,由土千户统治。雍正七年(1729年),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同治初年,这个新民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先在循化居住了数年,后又迁徙到今甘肃省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旧时,因这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被称为“保安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www.xing528.com)
迁徙到大河家以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保安族制作的腰刀除用以自卫外,还用来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生活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尤其在设计、锻打、淬火、锒嵌、砸铆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新中国成立后,保安腰刀的生产曾两度走过集体化道路。“文革”期间,被视为“工匠单干,搞资本主义化”而加以禁止。改革开放后,保安族群众建起了民族刀具厂,工艺由原先的手工操作向半机械化发展,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保安腰刀的生命力越来越旺,品种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什样锦”、“波日季”、“雅吾其”、“双落”、“满把”、“扁鞘”、“珠算刀”、“鱼刀”、“西瓜头”、“马头刀”等新样式。近年来,保安腰刀多次参加首都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会,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声誉远扬阿拉伯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