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个观点,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颇有论述。乞巧节中的“巧娘娘”是传说中的织女,赵先生认为织女是由秦人始祖女修演变而来。《史记·秦本纪》载: “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而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并传于后世的。上古时期,人们以部落中的杰出人物命名星宿,如轩辕、造父、傅说、王良等,女修自然被人们用作星宿名称。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形成,牵牛、织女渐由星宿名演变成中国农业社会中“男耕女织”的农民形象。在“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里,人们非常看重女性的女红,甚至把女红的好赖作为衡量女孩贤与不贤的标准。在乞巧节中,未婚女子通过歌舞乞求自己心灵手巧、聪明能干,以便出嫁后成为一个侍奉衣食、相夫教子的合格的社会角色。
2.西和乞巧节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这个场所既可以是空间性的也可以是时间性的。首先,乞巧风俗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和乞巧节一直定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举行,其热闹欢乐的程度近似春节,是现今流传最久远、风俗最特殊、场面最隆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乞巧风俗,在时间上具有典型性。其次,尽管西和乞巧节不像白马人跳火圈舞一样要选择一个固定的中心场所,但每个乞巧点所选的祭巧人家必须处在这乞巧点的中心地带,且所有取水、送巧地点都是固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和乞巧节也具有地理空间上的代表性。其历史的久远性、活动时间上的岁时性、周期性、循环性,以及活动地点的固定性,都说明西和乞巧节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民俗文化空间。
3.西和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www.xing528.com)
有文献记载,元代时人们就称乞巧节为“女孩儿节”。据《析津志》载:“都中(古北京)人民七月祀祖先……市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在过去,只有未婚的女子才能参与乞巧活动,其目的在于向巧娘娘“乞巧”,祈求自己成为一个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受人赞赏的好姑娘。同时,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交流针线、茶饭、歌唱、舞蹈,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使女性受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现在,这个节日虽然仍以少女为主,但已婚的中年妇女,甚至不少老太太,也积极参与其中又唱又跳,又说又笑,重温过去少女时代的美好岁月,享受人生的欢乐。而男性或在幕后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在场外围观,始终都不能进入活动的中心参与活动。
[1]刘雁翔:《伏羲庙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67~168页。
[2]常清民:《黄河古筏风俗考》,《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