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有两座伏羲庙,一座在麦积区渭南镇的卦台山,一座在秦州区西关伏羲路。
据专家考证,卦台山的伏羲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约976年)[1]。金章宗完颜璟在位时,曾诏令全国和三皇事迹有关的州、县修建祠庙祭祀三皇,明昌年间(1190~1196年)秦州遂在卦台山再建伏羲庙。元初,伏羲庙成为废墟,周围民众集资在旧庙址重建,后曾多次修缮、扩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尽数废止各地三皇庙,只把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的伏羲陵确定为祭祀伏羲的唯一合法场所,按规定卦台山的伏羲庙也在废止之列,所幸的是卦台山也被列为伏羲的另一处陵墓,所以尽管官祭被废但庙未遭人为毁坏。明代中后期,对三皇祭祀的禁令有所松弛,巡按甘肃御史马溥然、冯时雍先后上奏朝廷,提请恢复卦台山伏羲祭祀并重建伏羲庙,正德十一年(1516年)冯时雍的建议被批准。正德十六年,巡按甘肃御史许翔凤鉴于卦台山的伏羲庙远离州治,官祭不便,又建议朝廷将拟建于卦台山的伏羲庙改建于秦州。不久,许翔凤的建议获准,从此卦台山的祭祀地位下降。明嘉靖十年(1531年),秦州伏羲庙建成。随即,巡按甘肃御史方远宜会同巩昌府同知李暹、临洮府同知王卿等人组织重建卦台山伏羲庙,工期始于嘉靖十一年2月20日,结束于闰6月28日。后来又有多人出资增修,大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群落:伏羲庙座北向南,建在卦台山最高处的平台上,四周筑有环庙城墙,从城墙的南门可进入庙内;庙内由南向北依次是牌坊和午门,牌坊有两座,东西相向;午门里边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按“晨钟暮鼓”之说布局;午门之内为中心院落,先天殿居中,里面塑有伏羲圣像,东西各为一列朝房;院内散布柏树17棵,按8卦9宫之数排列。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和民国九年(1920年),天水遭受两次大地震,卦台山伏羲庙两次被毁,当地百姓两次集资修葺。“文革”期间,庙内建筑全部被拆毁,其中明代大钟、捣毁伏羲塑像时所发现的伏羲铁像被当作废铁由供销社收购,许多碑刻下落不明。农历1981年2月25日(卦台山传统庙会日),周边群众自发上山祭祀伏羲。同年4月,卦台山文物管护小组成立;9月,卦台山被天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重建伏羲庙,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基本恢复了明代布局,有牌坊、午门、钟楼、鼓楼、先天殿、朝房等建筑。
秦州区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秦州伏羲庙已初具规模,其后曾历经九次重修,逐渐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后被多次毁坏,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有牌坊、大门、戏楼、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整齐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www.xing528.com)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中院正北面一个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有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依“前宫后寝”的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一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朝拜祭祀“人祖爷”,曾经一度,伏羲庙宝烛高照,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呈现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从明代伏羲祭祀中心从卦台山移至秦州区伏羲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伏羲祭祀文化。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典荣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