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格萨尔》主要流传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等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人民的聚居区。由于藏、土、裕固、蒙四个民族有着相近的宗教文化心理,即土族、裕固族、蒙古族群众先信奉萨满教,后信奉藏传佛教,使藏族《格萨尔》能够得以流传于土族、裕固族和蒙古族的群众中。比较而言,裕固族、蒙古族、土族《格萨尔》源于藏族《格萨尔》,又不同于藏族《格萨尔》。
1.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与藏族《格萨尔》的异同
(1)许多故事篇名、地名和人名,或简化或语音上发生变异。比如,在土族《格萨尔》中,三十位英雄,除阿朗叉根、焕·嘉色夏嘎尔、焕·贡盼玛、焕·桑斯达阿端和萨俊丹玛等五人的姓名与藏族《格萨尔》中对应英雄的姓名相近外,其余十三位男英雄和十二位女英雄的姓名则完全不同,蒙古族把格萨尔称作格斯尔,裕固族有时把格萨尔称作盖赛尔。
(2)在说唱形式上,裕固族、蒙古族、土族《格萨尔》的韵文唱词基本上用藏语,其演唱曲调也酷似于藏调,却比藏调显得单调。
(3)裕固族、蒙古族、土族《格萨尔》的宗教色彩比藏族的量少且单薄一些。
(4)虽然裕固族、蒙古族、土族《格萨尔》与藏族《格萨尔》的主要脉络较为接近,但许多母题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5)藏族《格萨尔》是以韵文为主、散文为辅、韵散交错而成的说唱本,西部裕固族的《盖赛尔》以散文讲说为主,间或出现几句唱词,但所占比例也极小;东部裕固族和土族《格萨尔》也是韵散相间的结合体,只是唱词是藏语,解释唱词的部分是散体,用的也是本民族语言,且所占比例比韵文大。蒙古族的《格斯尔》用散文形式写成,融入更多的则是歌唱者的个人兴趣和意图。土族《格萨尔》无“章”、“部”之分,其内容也比藏族《格萨尔》简单。(www.xing528.com)
可以说,藏族《格萨尔》流传到蒙古、土、裕固族地区,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用藏语唱本民族语解释(韵散结合体)——用本民族语说讲(散体)——用本民族语说唱(韵散结合体)”[25]的发展过程。
2.土族《格萨尔》传承人王永福
王永福,男,土族,又名更登什嘉,1931年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我国唯一健在的一位能说唱长篇土族《格萨尔》史诗的艺人,是著名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恰黑龙江的外孙、杨增的儿子,他很早从岳父那里学会了说唱《格萨尔》。可以说,他生活在一个《格萨尔》艺术世家。
王永福一岁时,父亲为了逃荒避乱,带着一家人翻山越岭渡过大通河,来到今甘肃省天祝县朱岔乡多让沟,以租种荒山草坡、做长工、打短工勉强维持生活。1941年前后,他的父亲得了眼病因无钱治疗而双目失明,为了打发贫病交加的日子,他的父亲便整日整夜地说唱《格萨尔》。1945年以后,王永福家里有了土地,家中劳力也渐渐增多,生活较以前有所好转。这时,他父亲说唱《格萨尔》的劲头更足了,认为儿子王永福不仅记性好,而且也最喜欢听《格萨尔》的说唱,便把王永福作为传授《格萨尔》说唱技艺的重点对象来培养。在父亲的耐心传授下,王永福在十多岁时就逐渐地能单独说唱《格萨尔》了。后来,他不仅虚心接受父亲的指导,还在父亲病逝后四处求教,从别的土族艺人那里学习新的内容,如酒曲、赞词、祝词、吉祥语等,来充实自己的说唱。到了1947年之后,他已成为周边地区颇有名气的“酒曲匠”了,就连老家青海互助的土族群众也远道而来请他去说唱《格萨尔》。
1987年7月,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院长王兴先研究员赴天祝县考察土族《格萨尔》的流布情况时,“发现”了能说唱多部土族《格萨尔》史诗的王永福,并多次登门求教,考察土族《格萨尔》,王永福为国家如此重视民间艺术而深受感动,不顾体弱多病,积极配合研究人员的工作,他说唱的《格萨尔》录音部分已被记音对译、整理翻译后编入《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中册,为《格萨尔》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填补土族《格萨尔》研究的空白。
王永福在土族《格萨尔》的抢救与搜集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受到国家四部委(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联合表彰,于1997年被授予了“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