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的流变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的流变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一时期大量的苯波教徒涌入嘉绒地区及安多地区,使《格萨尔》史诗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弘扬和发展。为了宣扬佛教教义,进而达到抑苯扬佛的目的,宁玛僧人大量篡改《格萨尔》史诗,他们把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师塞进《格萨尔》史诗并予以大力颂扬。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的流变

学者王兴先说:“从原始民族社会到聂赤赞普被雅隆悉补野部落推为首领,进而又做‘六牦牛部’之王,从雅隆悉补野部兴起到囊日伦赞——征服各邻部而成盟主,从松赞干布诸赞普建立吐蕃王朝,发展吐蕃政权到进行武力扩张,这是藏族以古代藏族先民悉补野部落为核心融合各部族,进入发展、形成的几个重要时期。作为藏族人民集体创造英雄史诗格萨尔》它伴随着本民族的历史一同生长,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反映。与此同时,将本民族人民力求崛起,渴望统一的思想溶进在整部史诗里。”[24]在松赞干布继承王位之前,《格萨尔》主要流布在阿坝州地区,它不仅从军事上歌颂了藏王无往不胜的英雄伟绩,还从宗教方面歌颂了苯教法力无边的威力,表现出了将军事与宗教相融合的特点。尤其受苯教的影响,他们把祖宗总是说成半人半神的混合体,如格萨尔的父亲就是宁神,母亲是龙神,格萨尔本人则是人、龙、神的组合体。

松赞干布继承王位之后,《格萨尔》说唱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从史料记载来看,已基本形成了今天流传的《格萨尔》雏形,它不再是单纯反映藏区的本土宗教文化,而是转变为反映藏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斗争。由于这一时期大量的苯波教徒涌入嘉绒地区及安多地区,使《格萨尔》史诗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弘扬和发展。佛教传入西藏后,最早的教派为“宁玛派”。为了在藏区有一席之地,佛教将苯波教的许多神祇封为佛教的护法,双方的矛盾则由以前的斗争转入互相接纳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宁玛派把苯波教中的神像融合成佛教的神像,原先流传于嘉绒和安多地区的《格萨尔》说唱也被宁玛派所用。为了宣扬佛教教义,进而达到抑苯扬佛的目的,宁玛僧人大量篡改《格萨尔》史诗,他们把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师塞进《格萨尔》史诗并予以大力颂扬。宁玛僧人多散居于牧区,他们不仅娶妻生子,而且从事生产劳动,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给他们篡改《格萨尔》和传播篡改后的《格萨尔》提供了便利条件,民间渐渐出现了藏文记载的《格萨尔》说唱手抄本。后来,他们竟然用《喇嘛嘛尼》的表演方式说唱《格萨尔》史诗,将《格萨尔》曲目改编成藏戏剧目进行演唱,这样做的结果是《格萨尔》史诗不仅具有了更多的佛教成分,而且产生了民间流传和宁玛僧人流传的两种流传方式。在宁玛僧人传唱的《格萨尔》史诗中,始终把格萨尔作为藏传佛教的忠实卫士和信徒出现,而民间流传的《格萨尔》史诗总是把格萨尔当作苯波教的忠实卫士和信徒看待,而且以他们为中心也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神佛派系,我们今天所能看到了《格萨尔》史诗多为宁玛僧人修改过的史诗。这个修改的过程正好反映了藏民族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即经过了一个从本土宗教、苯波教到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