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斗戏:动物相斗的剧场性表演及象人斗牛活动

甘肃斗戏:动物相斗的剧场性表演及象人斗牛活动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斗戏,是通过动物相斗的剧场性表演,给观众造成较强心理刺激的一种娱乐性活动。斗戏主要包括斗鸟、斗鸡、斗鸭、斗鹅、斗马、斗牛、斗羊、斗狗、斗虎、斗蚁、斗蟋蟀、斗鱼等。1987年,融水县政府还把县庆日定为斗马节,不少乡村在春社节、新禾节、中秋节和芦笙节等传统节日时也举行小型的斗马活动。象人斗牛的游戏,是象人利用所戴面具逗引公牛,使公牛激愤,来与自己相斗的一种游戏。

甘肃斗戏:动物相斗的剧场性表演及象人斗牛活动

斗戏,是通过动物相斗的剧场性表演,给观众造成较强心理刺激的一种娱乐性活动。人们用自己所爱之物与别人的相斗,以此定个高低输赢,既能休闲娱乐,也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斗戏主要包括斗鸟、斗鸡、斗鸭、斗鹅、斗马、斗牛、斗羊、斗狗、斗虎、斗蚁、蟋蟀斗鱼等。娱乐性和竞技性既是斗戏的两大特点,也是斗戏的两个主要功能,有时斗戏还具有盈利的性质。

1.斗鸡

最早出现的斗戏是斗鸡。斗鸡,是将两只或多只善斗的公鸡在一起,引诱它们互相啄咬攻击的一种娱乐形式。古代,斗鸡包括单斗和群斗两种形式。单斗就是两只鸡互斗,群斗为超级大战的形式,即数只鸡同时进场比赛。单斗流行于民间,群斗多见于宫廷。

斗鸡有专设的场地“斗鸡坑”,主持人叫“鸡头”。比赛前当场掂量鸡的体重和查看鸡的年龄,在同龄的情况下,双方鸡的体重相差不能超过三两,然后,在“鸡头”的主持下,双方商定同意后,抱鸡进入斗鸡坑于指定的地方待令,当“鸡头”发出“放鸡”的口令后,双方同时撒手退到一边,比赛正式开始。这时场上点燃一炷细香计时,一炷香可燃十五分钟左右,为“一盘”。两鸡相斗也有一定的“路数”和“招式”。常见的“路数”有高头大咬、下涮头、四平头、插花头、跑调和里外磨等, “招式”有打棚腿、卡冠门腿、海下腿、脑后斜、干脚腿等。鸡坑两边,各备有清水一桶,供“使水”用。所谓“使水”就是给鸡降温,即每局结束“鸡头”下令“拢鸡”后,鸡主人立即把鸡抱回原位,把鸡头和鸡口腔内的淤血清洗干净,再沾上水擦鸡的胸部和两翅下,以利于斗鸡振作精神继续战斗。

斗鸡在春秋时代就有文献记载,《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五年》就有“季氏芥鸡羽”、“郈氏为之金距”两则故事。 “芥鸡羽”就是在鸡羽上撒上芥末,用来迷乱对方的眼睛,金踞是给鸡爪套上锐利的金属爪套,能够给对手造成致命性的伤害,这说明当时的斗鸡活动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取胜经验和技巧。在汉魏时期,斗鸡盛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并有了在斗鸡身上涂狸膏的做法。 “涂狸膏”最早见于曹植的《斗鸡》一诗,诗中有“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的诗句。由于鸡最怕狐狸,涂狸膏便成为一种使对方畏惧的模拟巫术。到了唐代,斗鸡开始成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并且逐渐在苗族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行。唐玄宗时期,斗鸡活动达到鼎盛阶段,唐玄宗还下令建造鸡坊,挑选六军小儿五百人驯养斗鸡,对擅长驯养斗鸡的贾昌等人封官加爵。斗鸡在宋、明两代都很盛行,选鸡、驯鸡技术逐渐成熟。明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斗鸡的民间组织,即张岱组织的“斗鸡社”。至清代,斗鸡在民间也没有间歇,并且培育出了凶猛擅斗、技压群雄的新品种九斤黄。现代,斗鸡在洛阳开封、新乡、西安、菏泽、漳州、皖北等地的汉族中以及云南、广西、新疆等少数民族中仍然活跃。

2.斗马

斗马是苗族民间节日的一种斗畜比赛,多流行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带,每年在六月初六的“新禾节”举行,也有在正月十六日或八月十六日举行的。

关于斗马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源于苗族的婚姻习俗。据说,500年前最能赢得姑娘爱情的是斗马能手,因此,每有情敌相争时,苗王就组织斗马赛,获胜者就迎娶他所喜欢的姑娘。另一种是说马在当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融水的苗族同胞大多居住在远离城镇的崇山峻岭间,马匹在山乡运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跌宕起伏的山道造就了当地马种强健的身躯和勇猛的脾性。

苗族人民酷爱斗马。在斗马前要给马喂黄豆和糯米,再掺杂上花生、白糖,而且吃的是苗民最好的储备粮食,比生活贫困的苗民还吃得好。斗马开始前一刻,还要奉上米酒为其饯行。斗马开始后,勇猛剽悍的雄壮骏马,在听到主人那威严的指挥口令后,拼命地划蹄腾空向对方扑去,它们踢着,咬着,和对方扭打在一起,时而双双跃起前蹄直竖相斗,时而滚翻在地抱成一团,各显神威,互不相让,把绿油油的草地弄得黄土翻飞、根露叶败。斗马结束后,得胜的马披红挂彩,马主人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斗马作为一种习俗世代延续下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集观赏、娱乐和体育竞技于一体的民俗活动。如今,在融水北部山区的安太、四荣、香粉、洞头、拱洞、洪水等乡,斗马活动依然十分盛行。1987年,融水县政府还把县庆日(11月26日)定为斗马节,不少乡村在春社节、新禾节、中秋节和芦笙节等传统节日时也举行小型的斗马活动。(www.xing528.com)

3.斗牛

斗牛源于古代先民为选择健壮的公牛来繁衍后代而举行的斗牛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斗赛游艺活动。古代斗牛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牛斗,即象人斗牛,一类是牛与牛斗。它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信仰仪式结合,以不同的形式流行在我国的汉、苗、侗、回、壮、彝、布依等民族中,为广大民众所喜欢。

与牛相斗的人被称为“象人”,因其戴象皮帽、披象皮外衣而得名。象人斗牛的游戏,是象人利用所戴面具逗引公牛,使公牛激愤,来与自己相斗的一种游戏。象人斗牛的习俗最早见于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搏猎图”,后来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石中也有记载。象人斗牛的游戏可以锻炼人的勇敢、机智、果断等能力,增加人的体能,所以在古代一度成为兵家练兵的方法。

牛与牛斗的游戏在汉代画像石中也能见到,至今还在我国一些地区存留。牛与牛斗在汉代最为兴盛,只是汉代以后由于统治者采取保护耕牛的政策,禁止了这项娱乐活动,使中原的斗牛活动逐渐衰落。明末清初,在浙江金华、义乌武义等县又开始盛行。后来,贵州、云南、海南、广西一带苗族、白族、侗族、壮族、黎族,甘肃的回族地区也逐渐开始斗牛,多在喜庆节日举行,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斗牛场面激烈、惊险、刺激,富有冒险性和挑战性,是勇敢者的游戏,所以近来许多汉族地区的斗牛风俗又兴盛了起来,特别是在浙江金华地区,延续了900余年的斗牛风俗已成为当地重点开发的旅游资源。

4.斗蟋蟀

斗蟋蟀也叫“秋兴”、“斗促织”、“斗蛐蛐”,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因为蟋蟀的寿命只有百日左右,所以斗蟋蟀的季节只能限定在秋季,一般在秋末举行。

斗蟋蟀主要发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山东宁津县的蟋蟀最为著名,它不但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还有北方旱区昆虫体质和顽强的斗性,既有耐力又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主要品种。近些年来,在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的蟋蟀多获冠军。

据史料记载,斗蟋蟀之戏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宋人顾之存在《免曝杂记》中说“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成风……”。南宋时,斗蟋蟀风行朝野,当时人称“蟋蟀宰相”的贾似道还编写了第一部关于研究蟋蟀的专著《促织经》。斗蟋蟀在明、清时最为兴盛, 《促织志》、《促织谱》、《蟋蟀秘要》等蟋蟀专著陆续出现,关于蟋蟀的养斗知识日益丰富。明宣宗皇帝朱瞻基因酷好促织之戏,后人称之为“促织天子”。受皇帝的影响,宫廷内外、全国上下争相模仿,一时间养蟋蟀斗蟋蟀蔚然成风。至清代,宫廷内外仍沿袭此风,并相应的形成了一些养、售蟋蟀的专业户。民国以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斗蟋蟀之风逐渐衰落。近年来,上海、北京、天津、西安、开封等地开始盛行,每年秋季都有数以万计的蟋蟀爱好者参加这一传统斗戏。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