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亦作“杂伎”,主要是指民间特种的表演性技艺,包括马戏、车技、口技、顶碗、爬竿、飞丸、跳剑、钻团、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杂技艺人往往以扣人心弦的惊险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
1.马戏
马戏,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掌握一定技能的人骑在马上进行各种动作的表演。现在的马戏指以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包括部分杂技、魔术和滑稽在内的综合演出,多在大型场地(马戏院、体育馆或广场)中表演。
马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三国时,马戏表演也很普遍, 《魏书·甄皇后传》中载: “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唐代,马戏表演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级,寒光闪闪,使人望而却步,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腾跳跃而过,人马无伤。到了宋代,马戏技艺更为成熟,在东汉汴梁 (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马上功夫。到了清代,马戏有了长足发展,咸丰皇帝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观看马戏表演,此时,马戏表演者大显身手,有单肢立鞍镫而驰者,有扳马鞍前行而并马驰者,有两人对面驰来各在马上互换者等演技。到了近现代,马戏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马上项目外,相继增添了几十种动物参加的杂技表演,因此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2008年,马戏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走钢丝
走钢丝,原名“达瓦孜”,是高空走大绳的意思。走大绳是维吾尔族传统的高空表演艺术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最早记载这一技艺的人是东汉的张衡,他在《西京赋》中写道:“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可见,东汉时西京长安已经有走大绳的表演了。历史上,许多“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不衰,有的甚至西出国门,沿丝绸之路,曾到印度、埃及等地卖艺。(www.xing528.com)
达瓦孜表演场地非常独特,需占地面积100×60米,中间耸立主杆高30米,最高处扎有牌楼,彩旗迎风招展,似空中楼阁,特别引人注目。牌楼横杆两端拴有吊杠和吊环,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长的主绳像一条长蛇头尾相连将地面和牌楼接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表演。表演时,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脚下踩着碟子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技艺。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员踏着节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换着高难度动作,表演幽默,场面热闹,极富特色。达瓦孜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口技
口技,古代称之为“相声”,取仿声之意,是一种仿声艺术,即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口技起源甚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必须经常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动物,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于捕捉。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98年,就有孟尝君的门客学鸡鸣使孟尝君逃出函谷关的故事,这是关于口技的最早记录。口技作为表演艺术不晚于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鸣”者,就是口技。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仿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清代学者林嗣环和蒲松龄都曾作《口技》一文,尤其是林嗣环的《口技》,多年来一直收录在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其描写真可谓惟妙惟肖,形神兼备。2010年,口技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