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医,也叫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气、形、神的统一体,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理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雅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的一种治病方法。
1.中药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记载中药的书籍称为“本草”。
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只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专家们推断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的365种药物,称为《名医别录》。
到了唐代,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称为《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出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由于此书内容充实,体例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大观”、“政和”、“绍兴”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时,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了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是我国医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2.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基础上所产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疾病的。针灸疗法是我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依然被广大群众所信赖。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起源于石器时代。那时,当人们身体出现某些病痛或不适时,就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相应部位,使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后来,他们便打制了专门用来按摩、捶打的石器,于是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就被发明出来了。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现在用的是不锈钢针。(www.xing528.com)
针灸治疗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症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尤其是其中的《灵枢经》一部分,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经》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经》也称为《针经》。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传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元代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1742年,吴谦等人撰写的《医宗金鉴》中的《刺灸心法要诀》,在继承历代前贤针灸要旨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通篇歌图并茂,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被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清代后期,以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法治病。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政者对中医的歧视,针灸疗法一度受到了严重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法深得人心,依然在民间仍广为流传。针灸名医李学川于1822年撰写的《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的医学理论,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穴,成为当今针灸学教材。国民政府崇尚西医,在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在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从而排斥了中医的社会地位。但是,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反而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保护了针灸疗法。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倡中西医结合和应用针灸治病,在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中医事业的措施,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6世纪,就已传到了国外。目前,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地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针灸术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的世界医学地位得以确立。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推拿
推拿,也叫“按摩”,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疗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运用推、拿、提、按、摩、揉、捏、点、拍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等效果的一种疗法。
推拿疗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先民们在生存竞争中遇到意外损伤时,由于用手按抚体表患处而感到疼痛减轻,从而发现了其特殊的疗效作用,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这一独特疗法。《黄帝内经》对本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介绍,指出痹证、痛证、痿证及某些急症可以使用按摩法治疗,而腹部患有脓肿者则应禁止施此疗法,说明先秦时期对本疗法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抢救虢太子“尸厥”暴疾时,曾成功运用了推拿疗法,这是有关本疗法医治实例的最早文字记载。秦汉时期,按摩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国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已佚)也成书于此。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介绍了前胸按压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复苏术和膏摩治疗方法,其影响一直沿至现代医学。
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专科,其医师也设立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级别,并在太医署展开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到了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将按摩用于妇科催产。之后,各朝代均将推拿列为临床专科,促进了推拿疗法的普及和发展。到了明代,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十三科之一。清代,崇儒尊道的封建礼教占据统治地位,认为按摩“有伤大雅”,属劳力者的“贱技”,系非“奉君之道”,遂使按摩术遭到政府的冷落。但由于按摩疗效显著,所以在民间仍有发展,特别是小儿推拿比较盛行,小儿推拿专著,如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优科推拿法》、钱怀村的《小儿推拿直录》、张振钧的《厘正按摩要术》、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等,也相继问世。
民国时期,受统治阶级歧视中医的影响,从事按摩者寥寥无几。1949年以后,各地办起了按摩推拿学校、专科医院,按摩推拿的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同时还展开了按摩推拿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出版了《按摩疗法》、《中医推拿讲义》、《中医按摩学简编》、《中医按摩脏腑图点穴法》、《新推拿十八法祥解》等按摩专著。20世纪70年代末,中医得到重视,一些按摩教育和医疗机构也纷纷建立或恢复。上海、北京、河南、陕西等省相继恢复或兴办了按摩学校,一些中医院校增设了针推系,培养了数已千计的按摩人才。20世纪80年代,长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新疆中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相继开办了盲人按摩大专班和本科班。1990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了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实施对盲人的保健按摩,使按摩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