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苏绣中的东方明珠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苏绣中的东方明珠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刺绣,俗称“绣花”。皇室享用的大量绣品,几乎全部出于苏州艺人之手。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刺绣中的“东方明珠”。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苏绣中的东方明珠

刺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中国有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地方名绣,我国少数民族中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民族刺绣。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1.苏绣

苏绣发源于苏州的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多,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绣品,几乎全部出于苏州艺人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刺绣中的“东方明珠”。

2.粤绣

粤绣,专指广州境内的手工丝线刺绣品,始创于少数民族——黎族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还用孔雀毛绩成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子。粤绣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www.xing528.com)

3.蜀绣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洁净齐整,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4.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主要用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还是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再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2006年,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经国务院批准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