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间物理学知识的丰富应用|物理学知识在中国民间的传承

中国民间物理学知识的丰富应用|物理学知识在中国民间的传承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中国民间的物理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它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生活领域。比如,杂技百戏中的走钢丝、单臂撑、顶竿,建筑中的燕子窝搂、开宝寺斜塔,器具中的“酒胡子”、石磬等就运用的是重心和平衡知识,儿童玩具中的陀螺、空竹体现的是运动学知识,被中香炉、火笼、灯球、香球运用的则是回转运动原理,与现代科学中的万向支架有异曲同工之妙。孔明灯,也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

中国民间物理学知识的丰富应用|物理学知识在中国民间的传承

尽管中国民间的物理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它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生活领域。比如,杂技百戏中的走钢丝、单臂撑、顶竿,建筑中的燕子窝搂、开宝寺斜塔,器具中的“酒胡子” (俗称“不倒翁”)、石磬等就运用的是重心和平衡知识,儿童玩具中的陀螺、空竹体现的是运动学知识,被中香炉、火笼、灯球、香球运用的则是回转运动原理,与现代科学中的万向支架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机械知识方面,如杠杆和桔槔运用的是杠杆原理,辘轳运用的是定滑轮省力原理,“大木为车”运用的是滚动摩擦原理,弹弓、锁、镊子等运用的是弹力原理。人们将杠杆、滑轮、尖劈、轴承齿轮以及连杆、曲柄等联合使用,从而创制了复杂的机械,如水力鼓风机、水转大纺车和水转砻磨等。运用浮力原理的事例也比较多,如皮筏子、竹筏(排)和浮桥,以及用浮船打捞沉落水中之物等。

民间有放风筝和点孔明灯的习俗,它们用的就是物理学原理。风筝,亦称“纸鸢”、“纸鹞”等,一般是用细竹或竹片扎成骨架,模仿蝴蝶蜻蜓蜈蚣凤凰等禽、鸟、虫形状或人物形象,糊上棉纸或薄绢,上面画上彩色图案。风筝在空中受到三种力的作用:重力、空气浮力和拉线张力。稍有气流作用,风筝就上升,当风力徽弱或无风时,风筝因重力而下降,放风筝的人就把拉线往紧地收缩一下,使风筝下面的浮力对风筝起一个上托作用,风筝就再次升空。

孔明灯,也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再用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是用竹子削成的篦做成。孔明灯可大可小,一般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形状。它之所以能“飞”上天空,是因为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的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www.xing528.com)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人们利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问题或揭示某种物理学原理的故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小马过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