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和道情戏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和道情戏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傩戏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道情戏道情,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和道情戏

根据表演特点,民间戏曲可分为秧歌戏、道情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二人台皮影戏和木偶戏等种类。根据演出的习俗,民间小戏可以分为宗教类、劳动类和生活娱乐类。

1.宗教类戏曲

中国戏曲发端于宗教祭祀活动,后来又经常在宗教场合表演,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典型的宗教类戏曲是藏戏傩戏

(1)藏戏

藏语称藏戏为“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阿吉拉姆”。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相结合的生活化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时的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即戏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主要流行于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所以藏戏拥有多种流派,主要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和属于新派的蓝面具派,还有独角戏,目前以蓝面具派影响最大。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2006年,藏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商代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有了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流域,向各地迅速发展,并吸收其他艺术养分为已所用,比如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分。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化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傩戏的表演大多戴面具。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傩戏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一部分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伴奏乐器,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的不断丰富,傩戏日渐衰落,目前已经陷入了传承困境。2006年,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劳动类戏曲

最典型的劳动类戏曲是花鼓戏和采茶戏。(www.xing528.com)

花鼓戏,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的总称,源自湘南民歌,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音乐曲调有300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乐器主要有湖南花鼓大筒、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湖南各地的花鼓戏剧目有400余出,大多是反映人民劳动、男女爱情和家庭矛盾的,例如 《打鸟》、《刘海砍樵》、《盘花》、《雪梅教子》、《补锅》、《告经承》、《荞麦记》等,都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2008年,花鼓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采茶戏与采茶劳动密切相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就上山采茶,为减轻劳动疲劳,她们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们称为“采茶歌”。后来,由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成一种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这种小戏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进了一步。明朝,为了接待茶客,茶农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一般是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插科打诨,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来,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形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出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

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08年,采茶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单。

3.生活娱乐戏

生活娱乐型的民间小戏主要有秧歌、道情和皮影戏。

(1)道情戏

道情,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

道情主要以唱为主,至今仍保留有说唱的痕迹,所演剧目多以“三小戏”为主,行当主要有生、旦、丑,没有大净、架子花脸,不演武功戏,擅长演喜剧。道情戏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八板,另有小五板、一锣才、多口下韵、哭腔、垛子、紧打慢唱、斜板、夺口、非板等十多种,曲牌有锁南枝、西扯平、三孔桥、唠叨红等。伴奏乐器以坠胡为主弦,另有琵琶、二胡、大小三弦、曲胡、笛子、笙、唢呐、闷子、低胡、中阮、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锣、小锣、梆子、堂鼓等。

道情音乐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非常广泛。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河南周口道情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2006年,道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秧歌戏

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戏曲形式。

秧歌戏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以前,秧歌戏角色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门”,以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容的体制,表演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秧歌戏形式比较灵活、自由,长于表现现实生活。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新秧歌剧运动,改革了秧歌戏的音乐、表演、装扮,编演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表现群众参加生产、学习及对敌斗争题材的剧目,赋予秧歌戏以新的历史使命。

秧歌戏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在秧歌戏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极富韧性和曲线美。2006年,秧歌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