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舞,是一种融歌曲和舞蹈于一体的音乐形式,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民间舞蹈有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形式,前者是一种歌舞相伴的形式,或边歌边舞,或歌舞交替;后者是一种不带歌唱,只有乐器伴奏的舞蹈形式,舞者或伴随器乐而舞,或边舞边演奏乐器。在民间歌舞与乐舞中,都使用器乐伴奏。伴奏乐器有的以丝竹乐为主,有的以打击乐为主,有的则全部采用打击乐器。民间歌舞广泛流传于各民族、各地区,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国民间歌舞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舞,以及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其音乐也极具代表性。
1.秧歌音乐
秧歌,流行在我国北方汉族地区,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和高跷秧歌(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又名“踩高跷”)两种。秧歌乐一般有3个部分:
(1)小场演唱,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前者由一名秧歌头在开场时演唱,不与舞蹈结合;后者边舞边唱。
(2)锣鼓打击乐,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3)唢呐吹奏,主要用作舞蹈伴奏。(www.xing528.com)
东北秧歌演唱的小调有50余种,如《闹五更》、《铺地锦》、《放风筝》、《茉莉花》、《绣花灯》等;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蓝桥会》、《姜太公钓鱼》、《孙悟空与猪八戒》等;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二胡、笛子、竹板等。山东鼓子秧歌的演唱部分主要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所唱曲目大都幽默诙谐,具有山东人豪爽、耿直和风趣的性格特点,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大钹、小钹、小堂锣等。陕北秧歌中所唱的曲调多来自于鄠(当地一种歌唱性较强的戏曲),最常见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大挑莱”、“小放牛”等,常演曲目有 《张良卖布》、《牧牛》、《拤草帽》等。
2.采茶音乐
采茶音乐,又称作“茶歌”、“灯歌”、“茶蓝灯”等,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的汉族地区。明代文献中就有记载,至清代发展得更为完善,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中记载: “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明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茶歌中常有“正采茶”与“倒采茶”之分。“正采茶”的唱词按1~12月的顺序演唱,曲调抒缓平稳;“倒采茶”的唱词将1~12月的顺序倒过来唱,并有大量的衬字、衬词,音乐结构自由,曲调欢快活泼。
3.少数民族歌舞
维吾尔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其歌舞音乐以赛乃姆和木卡姆最为著名。赛乃姆广泛流行于新疆各地维吾尔族地区,不同地区的赛乃姆音乐有不同的特点,人们在曲前冠以地名,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哈密赛乃姆等。表演时,观众和乐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舞者在圈中,有一人独舞,二人对舞、三人同舞等形式。赛乃姆音乐由多首曲调组成,开始时是中速,中间渐快,最后进入高潮以快速结束。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手鼓、萨巴依、四块石、弹布尔、独它尔、热瓦普、笛子、扬琴等。木卡姆意为大曲,是一种包括歌曲、歌舞和器乐曲的综合大型套曲,多在节庆或娱乐晚会上表演。据考证,15世纪时木卡姆就已盛行于新疆各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成一种成熟的音乐形式。藏族各地区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堆谢、弦子、囊玛等。堆谢,又名“拉萨踢踏舞”,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的民间歌舞,有固定的结构:前奏、间奏和尾声,其音乐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称“降谢”,速度较慢,抒情悠扬,富有浓厚的歌唱气息;后部分称“觉谢”,速度较快,轻松活泼,舞蹈气氛强烈。其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聂,二胡等。另外,蒙古族有“安代”,瑶族有《跳盘王》、《长鼓歌》、《铜鼓舞歌》等歌舞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