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形式短小、形象生动,且言简意赅的文学样式。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的还具有深刻的哲理。谚语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从实践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谚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谚语是人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极大地丰富了民间语言和口头文学的宝库。它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人民传授历史信息、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在培养人民的智慧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23]
谚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尽管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畜牧业、渔业、手工业也相当发达,而且在天文、地理、算术、宗教等方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在旧社会,由于绝大多数民众被剥夺了学习文化、使用文字的权利,他们不得不选取形式短小、便于记忆的谚语来总结和保存他们的实践经验,因此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语言艺术国库。比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按季节播种,不误农时;“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对庄稼的重要作用,恰到好处;“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强调灰肥对小麦的重要性;“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说明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说明玉米打顶后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结出粗壮的棒子。(www.xing528.com)
2.反映社会生活经验的谚语
谚语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有些谚语深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及其政府的丑恶,如“有佛的地方妖魔多,有福的地方罪恶多”(蒙古族)、“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钱落公人手,鱼落猫儿口”、“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 “皇帝是土匪,土匪是皇帝”,把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有些谚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如“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强调领导人的重要性;“蛇放在竹筒里也直不了”、“狼在梦里也想着羊”是说事物都有它的本质;“见蛇不打三分罪”是说做事一定要讲究技术;“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是说作战一定把握时机和分寸,不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还有在我国北方流传的“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生动描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发生的变化。另外,河北省景县有一则表述当地人婚姻观念的古老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成了当地中老年人教育、训导青年人最权威的经验性语句。
民众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来精心打造谚语:首先,谚语中所蕴涵的事理是众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不仅包含着深刻、丰富的道理,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还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其次,谚语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他们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表意鲜明、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有的还幽默风趣;第三,谚语的表达经过了无数人的锤炼,其形式简洁精辟,往往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第四,谚语在众口传诵的过程中被千锤百炼,都用词精当、语句简短,在短小的语言形式中浓缩了丰富的内容。由此形成了谚语最鲜明的三个特点:意味深长,表达巧妙,形式精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