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政策支持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政策支持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中小学的传承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中学语文课增加诗词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祭典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政策支持

1.幼儿园的传承教育

李香贵等人认为“幼儿期人生熏陶染化的开始,这个阶段正是幼儿形象思维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及个性的形成及发展时期。幼儿教育是健全人格、良好习惯、健康身体和智力开发的综合培养,是对民族归宿、文化认同、精神向度的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进行文化传承可以塑造幼儿的人格,增强他们的自信,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从娃娃抓起”。他们还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节庆等,最生动、最深刻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思想,用来开展幼儿教育,最能够抓住幼儿与文化的天然联系。它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模仿中找到榜样,在观赏中愉悦身心,在体认中升华智能,在互动中激发创新。”[8]鉴于此,近十年来,他们在成都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一是以民间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实验,比如成华区内的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以川西民间游戏为载体,将跳房子放风筝等融入幼儿课程,让幼儿在做民间游戏过程中感知、体验传统文化,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基点,使民间游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二是以民间艺术为主的课堂教学实验,如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以川西民间艺术为载体,将川剧的变脸、皮影戏等融入课程,注重让幼儿体验运用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三是以民俗节庆为主的课堂教学实验,如成都市第十四幼儿园以川西民俗节庆为载体,将重阳节、大庙会、放水节等融入课程,将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教育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实现传统民俗民间活动中成人文化向儿童文化的转化,使传统民俗民间活动在幼儿身上延续,逐步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9]通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成都成华区教育局还在此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为其他地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2.中小学的传承教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中学语文课增加诗词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祭典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为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张爱敏等学者认为,学校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也是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承场,“在民族中小学教育中,民族非物质文化不可能取代现代教育,也不可能改变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让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现代知识的补充。可以把第二课堂开设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并发挥其创造力,去创造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这也是提高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效性的办法。”[10]%其实,不仅少数民族中小学已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其课堂教育,汉民族中小学教育也已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到他们的课堂教育中去了,比如《东北地区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小组所调查的27所中小学数据显示,有25.83%的学校已经开设了武术课。[11]

3.高校的传承教育(www.xing528.com)

相比之下,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显得比在幼儿园、中小学更为重要。2004年年底,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相关主题背景和遗产文本,根据国家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和启动实施的文化遗产工程,以及中国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经过讨论,正式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三条和第四条明确指出:“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12]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法国非政府组织——“遗产使命”共同启动了一个教育项目,让来自厄瓜多尔、意大利、不丹、格鲁吉亚和伊朗的5位年轻专家通过攻读两年制的世界遗产硕士学位,接受保护世界遗产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对世界遗产高等教育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使得世界遗产高等教育呈现出体系化、综合化、高学位化的发展趋势。例如,津巴布韦的南安普顿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将世界遗产课程列为国家级课程,并设置了世界遗产专业学位。日本的筑波大学、德国的勃兰登堡科技大学、爱尔兰的都柏林大学等,也先后设置了世界遗产研究硕士学位科目。

总的来说,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三重任务: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二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培养从业人员,三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研究是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从业人员可以有效保护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是保护的根本,而且高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已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1965年,费孝通先生就在北京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研究所,1993年又成立了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民间美术系,1993年在该系的基础上成立民间美术工作室,2002年将民间美术工作室改建为民间美术研究中心,2002年5月在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参与国内大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提出建立全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平台。近年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也悄然兴起,全国许多高校都已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编撰了侗歌教材,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中普遍推行,同时组织了侗歌合唱队,学唱当地的童声大歌,很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学校举办“长调班”和“马头琴班”,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成立了“文化遗产研究与设计系”,委派年轻教师赴德国专门学习“文化遗产专业”的课程;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民俗艺术研究所”,并招收研究民间美术方面的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吉林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内蒙古包头师院艺术分院美术系、陕西省艺术师范学院等地方院校都先后开设了有关民族民间艺术的专业课,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人才。清华大学还在美术学院陆续设置了工业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系、绘画系和雕塑系,聘请外来专家进行民间传统艺术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大批成绩卓著的学生。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民间工艺方面的田野考察,出版了中国民间手艺人田野调查系列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云南高等院校在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如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于2004年9月创建了湄公河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传习馆依托学校艺术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师资与民间艺人一起,开展了本土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相继开设了木雕、绝版木刻、陶瓷雕像、刺绣、扎染和民间美术欣赏等专业实验课和公共选修课,在本土文化课程建设中,编著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云南工笔重彩画、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专业课教材,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经过几年的建设,传习馆已成为玉溪市中小学生文化教育基地及学生学习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的实践场所,这些都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等,都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一些高校甚至设置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如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硕士研究生课程,西藏大学设有唐卡、藏戏表演专业。2011年1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西藏工作站在西藏民族学院挂牌成立,期望充分发挥西藏民族学院的理论优势,为西藏培养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青年人才。近年来,在一些开设民俗学专业的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高校,也已经给学生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