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示人类历史,竞速政治、文化发展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示人类历史,竞速政治、文化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历史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认识某个民族或地方的人民大众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元末的长期战乱使凤阳境内“民多流亡,城野空虚”,再加上淮河流域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为了使家乡凤阳得到迅速发展并削弱政敌的势力,朱元璋发动了史无前例的移民运动。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示人类历史,竞速政治、文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文化的历史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认识某个民族或地方的人民大众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凤阳花鼓就是典型的例子。凤阳花鼓是明初移民文化的结晶,同时又是凤阳地区自然灾害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运动的见证。元末的长期战乱使凤阳境内“民多流亡,城野空虚”,再加上淮河流域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为了使家乡凤阳得到迅速发展并削弱政敌的势力,朱元璋发动了史无前例的移民运动。这些移民来到凤阳后,因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难以与凤阳本地人达到融合,加上他们在这里地位卑微备受欺凌,再遇上自然灾年,他们只能啼饥号寒,嗷嗷待哺。当移民们在异乡的土地上无法生存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回原籍,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赋役制度和移民制度,曾多次制定惩罚政策。面对严刑酷律,移民和统治阶级展开了巧妙的斗争,他们身背花鼓“托丐潜回,省墓探亲,习以成风”,于是凤阳花鼓诞生了。数百年来,几十代凤阳花鼓艺人走遍了祖国的山南海北、天涯地角、穷乡僻壤、通邑大都,他们在花鼓的伴奏下,用简短的歌词叙述着凤阳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如《身背花鼓走四方》真实地反映了旧时代凤阳地区人民的悲惨生存状况;《新凤阳歌》采用了纵贯历史的叙述方法,从朱元璋给凤阳人民带来的灾难说起,一直唱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歌声深沉悲切,感人至深;《讨饭歌》则号召全国人民勇敢地拿起武器,跟日本鬼子做坚强的斗争。除此之外,《十条毛巾》歌颂解放军的英勇奋战,《土改歌子》宣传土改政策,《王三姐赶集》宣传新婚姻法,《送郎参军》描写抗美援朝,它们都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凤阳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认识和研究凤阳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格萨尔》因不仅讲述了格萨尔一生东伐西讨,南征北战,降伏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英雄事迹,还生动描绘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观念以及对自然的认识和想象,被称为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