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人的作用,重视蕴含在其物质载体背后的人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活态性,就是每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活动都是一次活的、动态的展演过程。有些人会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川剧》与《绵竹木版年画》,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剔透神工——广州牙雕》、《雕刻美色——广东玉雕》、《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剪出春秋——广东剪纸》、《水上情歌——中山咸水歌》、《龙舞在天——中山醉龙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北京仿古瓷》、《北京绢人》、《北京宫毯》、《北京仿古瓷》、《北京内画鼻烟壶》、《北京金漆镶嵌》等等,但是法国解构理论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说: “文本” (text)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文本”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一种用文字写成的有一个主题、有一定长度的符号形式,是形诸文字的文学作品;广义的“文本”指的是某个包含一定意义的微型的符号形式,如一个仪式、一种表情、一段音乐、一个范畴、一个词语等等,它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非文字的。[1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过程是一个展演过程,它与人的声音、动作、表情以及相关文化空间的其他因素,如季节、自然景物、天气、光线、参与人数的多少等密切相关,每一次展演只能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都不可能是原初的样式,因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也不可能是最终的样式,因为它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只能说该文本是某个人在某个时期、某个情境下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录制的文本。这种文本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音像形式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文本,在解读时必须结合文本录制时的展演情境,否则文本就会被误读。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祀神的活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帛制作镂空刻花的装饰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树叶上剪刻纹样,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皮革镂花和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银箔镂空刻花就用的是剪纸的技法。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随后出现了初具意义的剪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成疾,曾经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像为其招魂。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随着纸的普及,这种镂花艺术找到了更易制作的材料,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1959年到1966年期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陆续发现了五张团花剪纸,它们采用的都是麻纸,属于一种折叠型的祭祀剪纸,为我国剪纸艺术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唐代时,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即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成花样再套成某种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花草图形,有的是人形,杜甫曾作诗云:“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人日》),李远则写得更具体:“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御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处不逢春。” (《剪彩》)宋代,造纸技术发展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材料,剪纸艺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如作为民间礼品的“礼花”,有的贴于窗上,有的用于彩灯、茶盏的装饰。江西吉州窑还把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等方法使陶瓷更加精美。在民间,人们采用剪纸的方法把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刻成皮影戏的人物和景物造型,织染作坊根据剪纸技法发明了蓝印花布工艺等等。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更是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大多是利用剪纸艺术再加工而成的,而运用更多的则是家居装饰剪纸,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剪纸发展到现代,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但汉族用它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环境,就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如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也都成了著名的剪纸之乡。剪纸“不仅活跃在庄户人家的小院,更走入大、中、小学课堂,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商标标志、广告、招贴、室内装潢、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倩影。”[1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会涌现出许多不同于前人的剪纸工艺、材质和题材,但无一不是与剪纸艺术传承的文化生态密切相关,也正因为这些变化,才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非物质文化作为民族(社群)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发展地看,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性。”[16](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