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术与技术、体能、心理的相互关系
跆拳道的竞技能力是由跆拳道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能力组成的;是运动员训练水平的综合反映。战术能力的作用在于把运动员已获得的技术、体能、心理等训练水平,在比赛中根据临场情势,合理、正确地运用和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战术与技术、体能、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体能是提高技术、战术和实施技战术的先决条件,而心理则是技术、战术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同时,战术的提高必然促进技术、体能和心理水平的更快更高的发展。
(一)战术与技术的关系
在跆拳道运动中,战术与技术是紧密相关的。技术是战术行动的手段,任何战术行动都是通过技术动作来实现的;技术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方法,战术是技术动作方法的合理运用,也就是说,战术是告诉运动员某种技术应该在什么情势下使用?如何使用?对不同的对手应该采用何种技术才是合理而有效的。因此,战术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是战术的基础,考虑战术时应以技术基础为出发点。运用一种战术要有一定相应的技术能力,两者是相互依靠的。没有技术就没有战术,没有战术,技术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实效性。这表明战术是技术的生命,是充分发挥技术实效性的保证。
战术的使用,不能超越运动员本身的技术能力、技术范围和熟练程度的限度,当运动员对某一种技术动作的掌握不够熟练或欠缺时,他就不可能运用与这个技术动作有关的战术,战术总是在不断地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越全面、多样、精细、熟练且实用,就对实施战术意图与行动提供了保障,才能使战术呈现多样化,并衍生出变化莫测的战术行动来。
战术的掌握远比技术要困难许多,它需要根据本人特点和对手特点而因势变化,可以说技术是个人行为,具有主观性,而战术则相反,在比赛中它将受到来自自身与对手各方面的制约,因此,要提高战术能力就必须在技术动作的练习中,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素进行精雕细琢,特别是每个技术动作所包含的使用意图。相同的技术动作,在不同的情势下,其使用目的会有所不同。任何技术动作只有变异(因比赛情势而变化),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攻击效果。结合战术知识来加强技术动作的练习,使之更快地掌握具有战术性质的技术,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运动员的技术能力与战术知识。从这一角度出发,技术练习就要善于开动脑子,仔细分析所练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使技术朝着战术方向发展;而战术训练中则需要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势,对所实施的技术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变化,因此,战术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运动员在最初的技术练习中,是纯技术性质的,是为了掌握好一种技术而不断重复进行练习,其训练层面主要是技术动作的要素而非战术。当技术训练进行到巩固提高阶段后,所有的技术训练就带有一定的战术性质了。我们会要求运动员在练习中如何去提高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如动作节奏、攻击时机、动作间的转换与配合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等。这样的训练要求,明显地带有战术的意图,是为实战比赛的需要而展开的。可以说,丰富多采的战术需要有娴熟、牢固、运用自如的技术动作为基础。
(二)战术与体能的关系(www.xing528.com)
跆拳道比赛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与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良好的体能是取得高水平比赛胜利的前提,是掌握、提高技战术和实施战术的物质基础。战术动作的选择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运动员身体条件与能力的发挥和无谓的体能消耗;而没有具备相应的身体条件与能力,技战术就得不到应有的实施和发挥。
跆拳道作为一个近距离的对抗性项目,比赛总是在相对静止和突然快速起动的反复过程中发挥技战术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备极快的反应和灵活、快速移动的能力,因此,速度素质是一个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突出表现在爆发式的快速能力上(移动速度、动作速度);步法移动迅捷灵活,击打快速准确,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真正做到攻防兼顾,以快制胜,在对手还没有反应时已被击中。击打力量是衡量运动员击打是否得分的重要标志,击打力量大,可以遏制对手的进攻,使之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是对对手产生威慑力和心理压力的手段之一。跆拳道比赛要求一天之内完成一个级别所有轮次的比赛直至产生出冠亚军,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是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方面表现在心血管及物质代谢系统的持久工作能力和身体在连续的高温下持久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是能在长时间的非周期的运动中,保持四肢的耐久负荷能力(肌肉的力量耐力);在高水平的决赛中,临场紧张激烈的氛围,扣人心弦的争夺,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经过多轮次的角逐,体能的大量消耗,无疑要求运动员有着良好的耐力素质,才能完成如此艰辛的比赛直至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灵敏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必须重视的素质之一,灵活敏捷、进退自如的步法,动作流畅无滞的衔接、转换,全身协调顺达的发力,都与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有关,它是运动员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自如运用技战术动作、转换迅捷流畅的保障。作为一个以腿法著称的对抗搏击项目,动作大开大合,其四肢的伸展幅度无疑应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别是完成一些击头或高难度的动作(如旋转的旋风踢、后旋踢、双飞、摆踢等击头的动作),因此柔韧素质是跆拳道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连腿都无法抬起的人,如何去攻击别人呢?恐怕自己还会摔跤吧!
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技战术的发挥,没有良好的体能,在紧张激烈且多轮次的角逐中,是无法保证技战术动作能够取得实效的,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良好扎实的体能作基础,也是无法达到预期设计目的的。以上所有的素质对跆拳道战术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提高技战术能力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战术与心理的关系
心理是战术意识的基础,是战术形成的条件之一,是技战术和身体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同时心理本身也是-种战术。在紧张激烈、充满变数的跆拳道比赛中,当双方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水平旗鼓相当时,心理素质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跆拳道比赛不仅仅是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更是心理水平、心理优势的大比拼。在跆拳道比赛中,赛场上的任何情势变化都会引起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使之产生心理波动。因此,运动员要善于自我心理调控,排除干扰,才能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保证技战术得到充分发挥。
心理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广义的概念,在现代体育竞技运动中,其主要表现在运动员的意志和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一个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技战术技能能力,并不表明在赛场上就一定是比赛的主宰者,往往因为其心理能力欠缺,在高水平比赛中或遇到对手顽强抵抗或技战术变化强烈时,极易产生惧怕、焦虑、恐慌、厌战等心理障碍,使之不能正常发挥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而导致比赛失败;而一个具有良好心理自控能力的运动员,无论临场出现任何情势变化,都能处之泰然,从容应对而无所畏惧、敢打敢拼,表现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控能力和敏捷的思维、灵活多变的技战术能力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战术的制定要全面考虑双方运动员彼此不同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正确而完善的战术预案,并在比赛实践中不断修正,使之更加符合比赛双方的临场情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