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静 病区内应避免噪音。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不需要的并感到不愉快的声音都是噪音。长时间受噪音干扰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产生疲倦和不安,严重时出现眩晕、恶心、失眠及脉搏、血压的波动。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强度在35~40dB。为控制噪音,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病室的桌、椅脚应钉上橡皮垫。推车的轮轴应定期注润滑油。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共同保持病室安静。
2.整洁 主要指病区护理单元、患者及工作人员的整洁。
(1)病室的陈设齐全,规格统一,物品摆放以符合要求并使用方便为原则。
(2)患者的皮肤、头发、口腔要保持清洁,被服、衣裤要定期更换。
(3)工作人员应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大方。
(4)治疗后用物及时撤去,排泄物、污染敷料及时清除。
3.舒适(www.xing528.com)
(1)温度 病室内应备有室温计,以便随时评估室内温度。一般病室的温度以18~22℃为宜。婴儿室、产房、手术室以22~24℃为宜。室温过高,会影响机体散热而使患者烦躁。室温过低,患者易着凉,肌肉可紧张。调节病室的温度,可采用空气调节器,如无此设备,冬天可采用取暖器、火炉等,夏天可采用电扇等。
(2)湿度 湿度为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而言。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适宜人体的相对湿度为50%~60%。病室内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机体水分蒸发慢,患者感到闷热、不适。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机体水分蒸发快,而散失大量热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对气管切开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十分不利。
病室应备湿度计,护士可根据评估情况对病室的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室内湿度高于室外时,可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湿度过低,则可在地面上洒水,冬天可在暖气或火炉上放水壶等蒸发水汽,以达到提高湿度的目的。
(3)通风 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并能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为保持空气新鲜,病室内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效果视通风时间、温差大小、气流速度、通风面积而定。一般情况下,通风30min左右,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冬天通风时要注意保暖。
(4)光线 病室的采光有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充足的光线,可使患者舒适、愉悦,有利于观察病情、进行诊疗和护理工作。阳光不宜直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午睡时应用窗帘挡光线。夜间睡眠时,应采用地灯或罩壁灯,使患者易于入睡。
(5)装饰 色彩对人的情绪、行为及健康有一定影响。绿色使人感到安静、舒适;浅蓝色可使人心胸开阔;奶油色给人以柔和、悦目和宁静感。一般病室上方墙壁可涂白色,下方可涂浅蓝色、浅绿色,不宜全部采用白色,因白色反光强,易刺眼,使人感到疲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