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生父叔梁纥。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正是他,揭开了中国系统思想的序幕。他以道德作为政治、行为的规范,从个人角度规范了仁、义、忠、信,完善了春秋道德思想,他的大同精神、日新精神和存而不问、但求进取的精神成为了战国文明的主导精神。他一生跨越了“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他的儒学思想,不但为世界人民所尊崇,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象征。
孔子赴齐 三月不知肉味
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厅堂内景
周敬王三年(前517),孔子赴齐国,成为高昭子的家臣,并拜见齐景公。孔子与齐太师谈论乐,学《韶乐》,欣赏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道,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称善。后来,景公又问这一问题,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大悦。孔子的出现是时代的象征,他将以同族结合为基础的礼乐转换为较具普遍社会性的礼乐——社会制度,进而提出“仁”,做为礼乐实现之目标。“仁”一方面是指个人的人格,个人人格没有贫富贵贱之别;另一方面则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以彼此承认对方的人格为要。要实现“仁”,必须靠教育和教养;而礼乐则是实现“仁”的手段,因此要从礼乐的学习与研究着手。
孔子仕鲁 周游列国
鲁定公八年(前502),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在费(今山东费县西北)反叛季氏,派人召孔子,孔子准备应召,然而弟子子路劝阻了孔子。名声在外的孔子,终被鲁定公所用。孔子先任中都主管,为时不过一年,政绩显著,四方效仿,遂被升迁为司空,后又升迁为大司寇。孔子前半生用心于政治,力图复礼,在为鲁国任用的一段时间里曾全力施展其抱负和才能,在司法、教育和打击三桓势力上作过不少努力,虽然见效不大,但也显示了他的政治见解。后因与鲁国君臣政见不合,孔子于55岁时离鲁,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阶段。但他周游了14年,先后到了卫、陈、曹、宋、郑、蔡六个诸侯国,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任用他推行“仁政德治”主张的理想国君。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几千年来,他的思想及学说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归鲁 开始著述(www.xing528.com)
孔林的古神道
前479年,孔子逝世,史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后来孔子的后裔及族人多葬于此,被称为孔林。图为通向孔林的古神道。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应鲁大夫季康之召,返回鲁国。眼见自己的政治理想无以施展,孔子转而致力于讲学与著述,以求得自己的理想、思想、学识流播于后世。从西周开始至春秋中期,传下古诗3000篇,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义者,删定为305篇,并分为“风”、“雅”、“颂”三类,即流传下来的《诗经》。与此同时,孔子开办私学,弟子先后达3000多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他与弟子整理古籍,评论时事人物。传说他作《书传》、《礼传》;为《易》作《彖辞》、《象辞》、《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文言》,人称《十翼》;删减《诗》三千多篇为305篇;整理《春秋》,使文辞简约而内寓褒贬;正乐,成六艺以备王道。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四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鲁哀公作诔文悼念孔子,开后世诔文之先河。孔子的门徒服丧三年,而子贡则在墓冢旁建房而居,六年之后才离去。
曾侯乙墓
周考王八年(前433),曾侯乙去世。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曾侯乙墓。墓内各类随葬铜器,大多铸刻铭文“曾侯乙”。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共有青铜礼器、乐器、兵器、用器、马车器及金器、玉器、漆木器等计1万多件。青铜器种类繁杂,宏丽精美,总重量达10吨左右。曾侯乙墓的青铜礼器保持了其在墓中的原放位置,排列有序,高低错落,真实地体现了作为国君的曾侯乙享用器物的组合情况。墓中古文资料十分丰富,记载了用于葬仪的车马兵器,有曾侯乙自己的,有楚国王公贵族赠送的,从而反映出曾与楚的关系非常密切。在4500余件兵器中,有长达3.4米的三戈一矛同多戈戟,是新发现的古兵器。在一个漆箱上,保存有一幅写有“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曾侯乙墓从许多方面反映了曾国文化的高度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