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L.L.Kazmerski[28]等人在1976年,采用二源共蒸发法制备了效率为4%~5%的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从此,拉开了CIGS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的序幕。从此以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在光伏领域的重要性。此后,溅射预制层后硒化法和多元共蒸发法共同成为制备高效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此次创造纪录的CIGS太阳电池面积为0.5cm2,厚度仅4μm。ZSW表示这项新纪录将CIGS太阳电池与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差距缩小到只有0.1%。

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CIGS四元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最初起源于同样属于I-III-VI2族的三元黄铜矿结构化合物CuInSe2太阳电池。197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S.Wagner等人首次提出了单晶CuInSe2的化合物太阳电池,首次报告的光电转换效率达12%[26,27]。但由于单晶CuInSe2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L.L.Kazmerski[28]等人在1976年,采用二源共蒸发法制备了效率为4%~5%的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从此,拉开了CIGS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的序幕。

1981年,波音(Boeing)公司的Mickelsen,Chen[29]等人采用“两步共蒸发工艺(co-evaporation process)”,又称为Boeing工艺,制备出了效率为9.4%的多晶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在此后的六、七年间,Boeing公司制备的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稳步提高,1982年,转换效率达10.6%[30],1984年达10.98%[31],1986年达11.9%[32]。从此以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在光伏领域的重要性。1988年,Arco Solar公司(现美国Shell公司前身)通过溅射Cu,In金属预制层,后H2Se硒化法(selenization process)工艺制备的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效率达14.1%[33]。此后,溅射预制层后硒化法和多元共蒸发法共同成为制备高效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热点是如何提高器件的开路电压,这需要拓展吸收层材料的禁带宽度,由于CuGaSe2和CuInS2的带隙比CuInSe2宽,因此,元素Ga和S的掺入可形成Cu(In,Ga)Se2和Cu(In,Ga)(Se,S)2化合物,这样既增加了带隙又提高了开路电压,使器件的性能大为改进。1989年,Boeing公司[34]通过Ga的掺入制备了Cu(In0.73,Ga0.27)Se2薄膜太阳电池,虽然转换效率为12.9%,不及Arco Solar公司溅射预制层后硒化的CuInSe2太阳电池的效率高,但其开路电压为555mV,这是不含Ga的CuInSe2太阳电池所不能达到的。1993年,Tarrent[35]等人通过掺入Ga,S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梯度带隙结构的Cu (In,Ga)(Se,S)2吸收层,使得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5.1%。这种结构太阳电池吸收层靠近背电极处的高Ga浓度可以提供强的背电场,表面S含量高可以降低界面复合,同时,Ga,S元素的掺入也拓宽了吸收层的工艺窗口,梯度带隙的引入增加了开路电压,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Cu(In,Ga)Se2薄膜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从90年代中期起,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采用“三步共蒸发工艺”制备的小面积CIGS电池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太阳电池效率迅速提升[36],于2008年转换效率达到19.9%[37],是当时世界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单结薄膜太阳电池。

2010年8月27日,德国太阳能和氢能研究中心(Zentrum für Sonnenenergieund Wasserstoff-Forschung Baden-Württemberg:ZSW)的研究人员宣布,其CIGS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新的世界纪录20.4%[24],此效率得到了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nhofer ISE)的证实。此次创造纪录的CIGS太阳电池面积为0.5cm2,厚度仅4μm。ZSW表示这项新纪录将CIGS太阳电池与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差距缩小到只有0.1%。该机构在同一年4月曾创造了20.1%的效率纪录,打破了NREL保持了16年的世界纪录,同时也标志着CIGS太阳电池效率首次突破20%。“我们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使用了共蒸法技术来制造Cu(In,Ga)Se2电池,这种方法原则上可以放大应用于商业生产”。ZSW光伏部门的Michael Powalla博士如是说。中国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积极从事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基础物性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如柔性衬底的CIGS太阳电池以及铜锌锡硫(CZTS)新型吸收层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其他研究小组的研究进展也很大(见表8.3),光电转换效率都已超过18%。

表8.3 小面积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现状

(www.xing528.com)

①flexible CIGS on polymide;②CIGS with Cd-free buffer layer;③CZTSS:Cu2ZnSnS4-ySey
④CZTS:Cu2ZnSnS4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产业化开发,如表8.4数据所示。从表中可知,CIGS组件效率已经接近于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水平。

表8.4 CIGS薄膜光伏组件的研究现状

①②CIGSS=Cu(In,Ga)(Se,S)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