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型衬底电池及p型发射区表面钝化技术

n型衬底电池及p型发射区表面钝化技术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n型电池的发射区是用硼掺杂的p型区形成的,而p型区域的表面钝化一直很困难。这使得热氧化硅更加适合于作为n型硅表面的钝化层。尽管如此,热生长SiO2仍然是一种良好的p型硅表面钝化方案。图6.26是UNSW在2005年研发n型PERT结构电池,转换效率为22.7%,追平了当时n型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37]。这种电池结构将硼扩散的p型发射区设置在电池的背面。

n型衬底电池及p型发射区表面钝化技术

n型电池的发射区是用硼掺杂的p型区形成的,而p型区域的表面钝化一直很困难。PECVD SiNx中的正电荷能非常有效地在硅表面感生电子,使n型发射区表面进入累积状态,从而排斥少子也就是空穴在表面的浓度,因而对n型硅表面可以很有效地降低表面复合率而达到钝化的目的速率。但如果把SiNx沉积在p型硅表面,SiNx中的正电荷还是吸引电子而使p型硅表面进入耗尽状态,而少子-电子在硅表面的浓度提高会加大复合作用,这样SiNx不但不能钝化p型硅表面,还会使这样表面的复合损失加大。

热生长的氧化硅自身也带有的一定数量级的正电荷(1010~1011数量级),从场钝化的效果来看热氧化硅仍然会因为使n型硅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积累状态,p型硅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耗尽状态。这使得热氧化硅更加适合于作为n型硅表面的钝化层。尽管如此,热生长SiO2仍然是一种良好的p型硅表面钝化方案。UNSW的PERC和PERL电池以及n-PERT电池的背面p-型硅表面都是采用SiO2钝化的。

图6.26是UNSW在2005年研发n型PERT结构电池(passivated emitter,rear totally-diffused,钝化发射极、背面全扩散电池),转换效率为22.7%,追平了当时n型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37]。这种电池结构将硼扩散的p型发射区设置在电池的背面。由于这种电池的发射区不受光照,基区中的光生载流子—空穴被收集到发射区中变成多子,因而不存在复合损失的问题。因此,p型发射区可以采用更低的方块电阻,也容易做得更均匀。

值得强调的是,背面p型表面用SiO2效果并不是最佳,如果现在改用Al2O3来代替背面SiO2,这种n-PERT电池的性能应当可以进一步提高。只可惜当时Al2O3钝化技术还没能成功地应用于p型硅表面。当然p型PERL电池的背面钝化也是它的一个弱点,采用Al2O3钝化PERL电池的背面应当有同样良好的效果。

(www.xing528.com)

图6.26 n-PERT(Passivated Emitter,Rear Totally-diffused,钝化发射极、背面全扩散电池)电池结构[37]

图6.27 Al2O3钝化的n型硼正结PERL电池结构[35]

2008年,Jan Benick(Fraunhofer ISE)和Bram Hoex利用带有负电荷的ALD生长的Al2O3来钝化n型电池的p型发射区表面,得到了极佳的效果,并制造出23.2%的新的n型硅电池的世界纪录[34,35]。2009年和2010年Fraunhofer ISE又将这个纪录继续提高到23.4%和23.9%[54]。图6.27给出这种电池的结构[54],这种结构中将硼发射极设置在电池正面,硼结的钝化是采用10~20nm的Al2O3,其上还是要一层SiNx来形成光学减反射膜,背面则采用局部n掺杂、热氧化钝化结合局部金属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