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自身已具有电压V0的器件外加一个电压V1,其结果很简单,如两者方向一致,器件上的电压就由V0增加为V0+V1,如两者方向相反,器件上的电压就由V0减小为V0-V1。外加直流电压到p-n结两端时(习惯称偏置电压),由于p-n结空间电荷区载流子匮乏而电阻很高,而P区和N区各自都因有大量多数载流子而具备良好的电导率,因此外加电压将实际落在p-n结空间电荷区两端,与其自身已具备的自建电势VD相叠加。按一般习惯,以p-n结之P区为正极,N区为负极,以外加电压顺此极性为正向电压,记为Va,它与p-n结自建电势反向相反。因此外加电压Va后p-n结上的自建电势就将被替代为Vd-Va,如实际外加为反向电压,则相当于Va为负值。Vd改变为Vd-Va后,式(3-26)中Vd相应以(Vd-Va)替换后仍然成立;而I-V特性则随外加电压的方向不同而完全不同,分述于下。
Va为正,即外加正向偏压时,内建电势VD降低为VD-Va,内建电场减弱,从而使漂移电流减小,原有扩散电流与漂移电流之间的平衡被打破,p-n结有净扩散电流通过,其方向与外加电压方向一致。
Va为负,即外加反向偏压时,内建电势VD提高为VD-Va,从而使漂移电流增大,原有的平衡被打破,p-n结有净的漂移电流通过。此时的特点是电流依靠少数载流子的扩散维持,因为电场在p区将电子驱向n区,在n区将空穴驱向p区,有限的少数载流子需靠内部向电场作用区的扩散来维持提供,少数载流子浓度本已极低,其浓度梯度将很小,因此扩散供应相对电场驱动的漂移很慢,成为电流控制因素,电流很小,而且基本不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肖克莱(Shockley)完成了以上定性描述的计算定量处理,得出p-n结的I-V关系如下
图3.12 理想的晶体硅p-n结J-V关系曲线(虚线)及实测曲线(实线)[7](www.xing528.com)
式中:J为单位面积横截面上的电流I,即电流密度;V即为前述之Va;Ln,Lp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扩散长度
计算中沿
用了前面采用的简化近似,而且未考虑过程中载流子的复合造成的电流损失,也未考虑光照激发导致的载流子产生(故所得电流称为“暗电流”)。图3.12画出了式(3-27)、式(3-28)代表的I-V关系(虚线)。可以看到反向偏压条件下p-n结的反向电流密度随反向电压增大而趋于稳定饱和,称为反向饱和电流密度。令式(3-27)中V趋向于负无穷大,得到J趋于-J0,因此反向饱和电流密度即为J0。
实际硅半导体p-n结的测量I-V曲线特征(见图3.12实线)与肖克莱方程曲线(见图3.12虚线)之间有所差别。如实际反向电流更大,原因是推导中未计入势垒区(空间电荷区)热激活产生的载流子被强电场驱离而脱离平衡复合的部分(本来平衡时热激活与复合相互完全抵消);正向电流也还有由复合带来的贡献未计入:正向偏压条件下大量电子和空穴分别由n区和p区扩散注入势垒区,它们相互复合抵消的结果应形成一股额外的电流,称为复合电流,理论证明复合电流与exp(qV/2k0T)成正比,而纯扩散电流与exp(qV/k0T)成正比;最突出的差别是实际p-n结反向电压加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电流突然增大,称为击穿。击穿电压随掺杂浓度增大而下降。硅半导体p-n结的击穿电压一般在几伏到上百伏范围。击穿机制与前述各种物理过程完全不同,在正常工作范围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亦基本无影响,此处不再进一步介绍。
以上分析和结果均基于均匀的p、n区成分与突变的p-n结。实际的p-n结中掺杂成分多少是渐变的,对它们的分析更为复杂,但最终分析结果与以上所得是一致的,并且为实验结果所证实。这对于光伏电池技术有很大意义,因为采用扩散制结成本较低,而理论分析显示扩散所得渐变过渡的掺杂结构依然能具备p-n结的功能。下一章中我们还将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看到,扩散p-n结的太阳电池的发电效能其实不逊于突变p-n结的太阳电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