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宣传手册
1.手册主要内容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表21-2):
表21-2(a) 糖尿病诊断标准
注:IFG是impaired fasting glucose空腹血糖升高,就是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但是不到7.0mmol/L的糖尿病标准。
表21-2(b) 妊娠糖尿病(GDM)100g OGTT诊断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年龄大于45岁;体重指数(BMI)高于24者;以往有IGT(糖耐量损害,即餐后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或IFG(空腹血糖损害,即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之间)者;或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位于5.7%~6.5%之间。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0.93 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2 mmol/L)者;有高血压(成人血压高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年龄大于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大于4 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2)糖尿病心理教育:糖尿病的发病同其他疾病一样,有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而社会和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常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消极悲观情绪,即便初次入院,患者也会出现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激过程,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称为角色阙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悲观等,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在于患者首次交谈中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让不同的患者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从密切护患关系入手,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再着手进行健康指导。认识的改变必须经过仔细考虑期、行动期、维持期、巩固期和反复期,我们应把握患者各个时期的心理,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3)糖尿病饮食教育: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步,绝不能忽视对饮食疗法重要性的教育。除了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还要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忌吃甜食,有报道说多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饮食控制对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着战略意义。当然饮食控制不是不吃、饿肚子,没有哪一种食品或水果是绝对不能吃的,可以少吃,控制总的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份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
(4)糖尿病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使患者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运动可参与肌肉对葡萄糖作用增加,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是机体的胰岛素水平下降,也可改善脂类代谢。但运动一定要接受专业医生护士的指导和制定运动处方。首先要全面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证,以此决定运动方法。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的症状,及时停止运动并采取措施。运动时间也应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90 min运动降糖效果最好,餐后60 min次之,而餐后30 min最差;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不限。运动中要注意适量、持续,更要注意安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患者更要严格掌握运动指征。
(5)糖尿病药物指导:不管是住院患者还是非住院患者,都应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停药。医生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理、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方面加强患者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在出院前教会患者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以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对待经济富裕或视力差的老年人,可推荐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笔式胰岛素注射器,简单易懂,携带方便。目前还有更为方便的胰岛素泵,也可对患者推荐指导。不管用何种药物治疗,都要讲科学系统,切忌讲迷信,仅凭一面之词而中断正常治疗,贻误病情,有的患者对胰岛素认识不够,认为注射胰岛素与吸毒一样会成瘾,而去相信某种功能治愈糖尿病,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
2.发放方式
发放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调查结果,将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入户发放;二是在社区中的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发放。
(二)糖尿病社区宣传板报
1.宣传板报主要内容
根据宣传手册的内容分期进行板报的制作,主要包括前文提到的糖尿病手册中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症防治教育等5大方面。
2.宣传板报更改的时间设置
每个礼拜更换一期板报,板报要注意色彩搭配和文字的清晰整洁,社区居民经过时可以引起社区居民的注意,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组织四次专家讲座对选择的对象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每次讲座1~1.5 h。
为社区居民发放了心身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材料,让社区居民真正了解认识慢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心身疾病发生风险,提高对心身疾病防治的观念和意识。(www.xing528.com)
2.以普及糖尿病知识、减少糖尿病危害为第一次讲座主题
讲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宣教,普及健康概念,避免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危害。针对国际公认的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饮食因素以及人格因素等)为患者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重新打造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应对糖尿病。
3.以健康心态、健康血糖为第二次讲座的主题
糖尿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次讲座通过讲解心理社会因素(例如情绪因素、不良行为因素、人格特征、工作压力等)对糖尿病的不良影响以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帮助患者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四)糖尿病宣传海报
1.宣传海报主要内容
宣传海报的内容也是主要参照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的主要内容,即糖尿病手册中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症防治教育等五大方面。宣传海报与宣传板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海报的内容相对精炼、醒目,并且可以放一些教育图片在海报中。
2.宣传海报的放置
糖尿病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中每栋楼各个单元的大门上以及摆放在社区出入的门口。
(五)小组讨论和座谈
以25人为一个小组单位,100人共计形成4个小组,在干预期间组织三次小组讨论和座谈,每个星期固定时间举行一次,时间1~2 h,通过成员间的讨论和互动来改善糖尿病患者在心理方面的作用。
1.第一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成员之间互相总结具体的可行方法,分享自己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的经验和心得,通过成员间的支持体验,增加克服疾病的信心,淡化对糖尿病这一疾病的焦虑和担忧。
2.第二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人格与糖尿病
让成员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与糖尿病的关系,是否存在对糖尿病的不利应对方式和不良人际关系,鼓励成员去探索和尝试新的应对方式,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改变不良的认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第三次活动的主题是发现音乐的力量
给成员播放能放松身心的轻柔的音乐,仔细体会音乐带来的身体上的放松的感觉,配合呼吸调节与肌肉放松的训练缓解压力,通过带领成员多次的感受和练习,消除一贯的紧张状态,改善成员的情绪。个体在松弛状态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可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六)其他
1.个别辅导
对于不良情绪比较严重,并且通过以上方案难以见效的成员,可以辅助以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协助达到身心协调状态。
2.及时复诊
糖尿病需要经常性的血糖监测,干预过程中要知道患者养成经常监测血糖值和及时复诊、合理饮食的习惯,注意配合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