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灵活采取以下多种形式。
1.口头教育
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这类形式简便易行,经济有效,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形式。常见的口头教育形式有以下几种。
(1)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员面对面解答外来务工人员提出的有关健康与心理问题,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指导。
(2)专题讲座:针对不同人群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专题讲座主题鲜明,规模可大可小,讲解系统详细。听众也可现场咨询,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3)座谈与讨论:以小组活动或联谊会形式,组织心理健康问题专题讨论与座谈,围绕主题,广泛交流。
(4)团体辅导:在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这种形式娱乐性强,寓教于乐,务工人员个体参与性强。
2.资料宣传
通过制作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普及性、经常性的心理健康知识传递。这类形式具有覆盖面广、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可反复学习等优点。常见的资料宣传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宣传板报:在企业设置宣传专栏或橱窗,张贴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板报。宣传板报经济适用,简便易行,便于经常更换。
(2)流动宣传展板: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照片、图画等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制作成设有支架的系列展板到各企业流动展出。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强,不受地点限制,方便灵活,可以反复多次展出。
(3)发放宣传册页:印制各种心理健康处方、宣传折页、小册子等,向务工人员发放。宣传册页便于保存阅读,且具有覆盖面广泛的优点。
(4)播放多媒体宣传片:在企业食堂、培训室、图书室、健康教育室等场所轮流放映多媒体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宣传片。这种方式视听并用,具有生动直观、时尚活泼的优点,更易于为新生代务工人员接受。如深圳市在企业员工中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共评选出20条朗朗上口的优秀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如宽容一笑、烦恼甩掉;天天好心情、健康伴你行;在外不容易、莫把仇恨记;摆正心态、工作愉快等。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市精神卫生中心主编了《共享同一片蓝天——深圳市外来建设者心理保健手册》,向外来务工人员广泛发放。(www.xing528.com)
3.媒体传播
利用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播放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宣传心理卫生科普知识。这类形式受众广泛,影响力大,不仅对外来务工人员,也对社会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宣传,有利于社会公众心理健康保健意识的普遍提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深圳卫生》等报纸和杂志刊登有关心理健康文章专栏200余篇。尤其是在《深圳特区报》设置“心理陪护”专栏,以真实案例编发,针对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心理减压、抑郁、失眠、家庭教育等问题提供专业指导,荣获2008年广东省新闻专栏类一等奖。深圳市龙岗区赐昌制品厂每季度编印企业内部刊物《赐昌报》,定期刊登心理卫生知识供员工学习。
4.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参与人数多,普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传播内容深入、规范,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教育形式。但要注意竞赛出题的科学性,竞赛规则的严密性和参加者的广泛性。
5.调查与普查
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和心理健康普查,在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调查对象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水平,客观上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作用。2009年以来,深圳市对数万名外来工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劳务工最愿意接受且利用率较高的宣传方式是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热线和心理专题讲座,发生心理问题时首选方式是心理热线(35.2%)。针对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心理保健知识缺乏,自我心理保护意识淡漠和情绪管理能力较差,以及情绪紧张、焦虑、孤独、失落、酗酒等一些心理问题,市、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和心理干预活动。
6.开展心理咨询
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早期干预,对有心理需求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放松技能训练。
7.开展专题活动
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或其他健康主题日的机会,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或大型精神卫生专题活动,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如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深圳市在富士康科技集团举办了精神卫生大型宣传活动,约5 000名员工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及大型心理保健讲座。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坪山新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快乐职场——百场心理讲座进企业”活动启动仪式。自2004年始,深圳市创办了心理卫生周(10月中旬),每年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持续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深入富士康、比亚迪、中兴通讯、中航集团、德昌电机等大型企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宣传。
8.建立转诊转介机制
建立精神病专科医院—企业双向转介工作机制,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转诊治疗绿色通道。这可以发挥企业、基层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机构的作用,做好社区心理疾病患者的监护、访视和康复指导,促进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治疗康复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