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特点:中国社区心理疾病防治的实践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特点:中国社区心理疾病防治的实践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新生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显著的社会特点,即自我期许与现实处境的矛盾。与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相比,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的数据显示,有1/4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意,对当前的收入水平感到不满意的则接近一半。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特点:中国社区心理疾病防治的实践

当前,新生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显著的社会特点,即自我期许与现实处境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期望与从业环境的矛盾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分析报告,当前新生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普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接受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占到15.4%,还有30.4%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一般来说,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对职业层次、工资水平等产生影响。因此,新生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期望也普遍提高。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工作收入的要求较高,也体现在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要求较高。与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相比,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此外,他们进城务工还带有“发展”的动机,除了赚钱,更考虑把进城务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人生道路的一种途径。

然而,虽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上一代有较大提高,但与城市人群相比,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在现实中他们的职业选择非常有限,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住宿餐饮等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工作往往苦、脏、累、险,不仅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而且收入低、保障差,普遍缺乏发展前景。《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的数据显示,有1/4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意,对当前的收入水平感到不满意的则接近一半。这反映出外来务工人员的从业环境与他们的职业期望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反差。

2.城市化倾向与边缘境地的矛盾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有着不同于上一代的成长经历。他们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城打工,或是从小跟随着打工的父辈在城市长大,很多时间在城市生活,接触更多的是城市的生活和文化,对农村反而比较陌生,缺少感情。他们和城里同代人的差距相对较小,日常穿着、行为谈吐、生活习惯以及娱乐休闲方式基本都与城市人群一样,对城市的社会价值观念有更多认同,也更关心所在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调查显示,在对未来的期望上,45.1%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希望能留在城市中生活,成为城市人。(www.xing528.com)

但是,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在住房、就业养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文化设施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受到各种政策制度的漠视和排斥;同时,城市居民的优越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文化素质等原因,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城市居民的排斥和歧视。因此,虽然他们长年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但却缺少与城市居民和城市文化的真正交流,与城市的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疏离隔绝,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而成为城市边缘人群。

3.自我意识强烈与地位弱势的矛盾

与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相比,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重视个性和自由,工作上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上也有更高的期望,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生活享受。此外,他们对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也很看重,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不公平感非常强烈。

然而在现实中,外来务工人员不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还是权益保障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职业阶梯都处于中低位置,经济收入较低;而且由于没有城市户籍,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保障,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存能力都很脆弱。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制度的限制,代表外来务工人员利益的人大代表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致使外来务工群体在社会事务中没有话语权,在社会地位上也处于弱势境地。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也处于弱势地位,劳动权益经常被侵犯,如劳动报酬得不到保证,随意拖欠克扣工资情况严重;超时用工问题普遍,正常休息难以保障;劳动合同管理不太规范,合同解除随意性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