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主体是人,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们的工作、收入、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发生的明显变化以及人群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目前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认为:世界上80%以上的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国内有学者认为: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多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 min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而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范围实际比自杀要宽得多,如失学、下岗、婚姻问题等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其人数是精神疾病和自杀人数总和的10倍以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08年运用自主研制、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使用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对16 813名(有效问卷为14 798份)老、中、青人群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所公布的“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15%~18%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为“好”,65%~70%的人为“良好”,11%~15%的人为“较差”,2%~3%的人为“差”。该项目研究专家认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有些可自行缓解,但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他们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而心理健康状况“差”者则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个人感到强烈的痛苦不适。此类个体面临高度风险,亟须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
2012年上海市开展了覆盖全市17个区县的市民心理健康基线调查,有3 524名15~70岁城乡常住人口接受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心理健康常识知晓率仅为44%,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心理健康常识知晓率最低,仅为35%;有2/3的市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全面,有75%的受访者无法准确识别和判断心理异常状态;在应对困扰或重大生活事件的方式上,44%的受访人次选择使用各种消极的方式应对,如压抑心理、工作压抑、物质压抑、网络压抑等;有接近20%的市民承认自己面对各种困难时“力不从心”,存在心理困扰,而41~60岁年龄段的市民应对困扰的自我能力评价最低;市民中“离婚”“独居”“单亲子女”者的生活满意度也相对较低,最近一年中令受访者最感困扰的是工作压力。
用健康促进和生态学的观点,人们的健康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疾病的自然史来看,健康与疾病之间并非是直接跨越的,在它们的中间或长或短地还存在着一段“灰色地带”,或者称亚健康状况。同样,心理健康也并非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像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在“健康人”中有时也可能存在,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病理性变化后才能表明该对象存在精神疾病。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个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有益于维护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帮助居民摆脱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困扰,降低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维护、巩固、促进和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www.xing528.com)
城市社区是人群工作、居住、生活接触的密集区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互动联系的一个区域,有些居民在理解自我、理解他人行为时会出现困惑,不能理解对同一事情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表现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反应,因而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某些行为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生活压力,给他们的社区生活带来不安全感和过多的猜疑,使其长期陷于焦虑中不能自拔。在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意识到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居民提高理解能力,使居民了解自己、他人的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区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表达符合社会规则,提高他们在社区中的接纳水平。
对于社区整体发展来说,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为平台的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可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有利于营造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当社区居民的心理平衡发生变化,寻求社会支持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有效途径。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区内融洽的人际关系,给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创造了前提,居民在认同社区的同时,热爱自己的社区,必然会对社区的整体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有利于社区的稳定与和谐,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温馨、和睦的居民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