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防治

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防治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让不同层次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中得到一定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以便于他们恢复心理健康,重返社会。(二)中国大陆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从1958年开始开展精神康复工作。在区属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在消防大队成立心理辅导站,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吴均林教授在2003年深入武汉、深圳部分社区,对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

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防治

(一)中国香港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

香港地区社区精神服务始于1982年,基本沿袭了英国的做法,将精神科防治从医院延伸至社区,使医院和社区有效配合,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完整的、连续的社区精神服务。1988年修订的《精神健康条例》,强调从治疗着手,以弥补精神疾病引起的缺陷,明确了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干预、教育和训练、社区康复等服务。

香港地区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是由社会康复服务部、外展服务队、中途宿舍、庇护工厂等组成的较完善合理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能让不同层次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中得到一定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以便于他们恢复心理健康,重返社会。

社会康复服务部隶属于香港几家大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部,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介绍或患者家属申请,工作范围涵盖全香港;工作任务是将医院提供的护理及治疗延至患者家中,通过随访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服务,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和急救知识,以减少症状复发,促进患者康复。外展服务队是由精神科医生、专业医疗人员及护士组成的社区治疗小组,为社区内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及时提供诊治、辅导和转诊。中途宿舍接受的是从精神病专科医院出院后的患者,家庭不能照顾,其精神状况稳定、能自理生活、能与人正常相处、且没有暴力倾向及犯罪记录者。庇护工场是由香港心理卫生协会专门向一些暂时的或永久不能在社会上正常工作的弱智人士及精神病康复者提供,使其能在这里从事简单的工作及接受技能训练,一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便可重返社会工作

(二)中国大陆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从1958年开始开展精神康复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对精神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96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九五计划纲要》,要求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延伸,如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开设心理咨询服务,针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管理、治疗和康复等全方位的服务。

2004年西部地区第一个专业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政府职能中心:新疆克拉玛依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中心建立。在区属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在消防大队成立心理辅导站,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践结果表明,“以区政府心理工作中心为核心、各街道心理工作站为平台、街道相关机构人员为基础”,行政干预与精神卫生工作高度结合的三级网络管理模式是和谐、统一、多层次的网络模式,发展态势良好,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宗旨。(www.xing528.com)

杭州市2006年开始采取四级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服务模式。在社区、街道、区、市都设有心理卫生服务平台,分社区级、街道级、区级、市级四级心理服务机构,分别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心理卫生中心和市心理卫生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心理咨询室,提高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心理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心理疾病咨询和治疗,扩大心理危机干预范围,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服务,扶持精神病康复机构,对重性精神疾病监护率达99%以上。

桂林市2004年由秀峰区文明办、市社会福利医院和东华社区联合,设立首个免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东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来自社会福利医院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定期到社区里免费坐诊,为社区居民打开一扇扇“心门”,经常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发挥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的作用,面向居民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心理卫生知识步入百姓家。

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已有不少专家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工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教授等有关专家曾对新疆克拉玛依,北京佑外、中关村和红庙,深圳等城市社区的居民心理健康需求状况和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做过调查,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研究方法和技术也日渐成熟。2002年,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杨凤池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发表《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关于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吴均林教授在2003年深入武汉、深圳部分社区,对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迫切,但绝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心理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软件和硬件投入。2004年,吴均林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发表《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探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因此,以中国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为基础,从传统的精神疾病防治延伸到心理健康的保健、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与普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等全方位的服务,比较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也是今后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