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好的睡眠环境才有高质量的睡眠。因此,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健康的睡眠意义重大。
(1)好环境才有好睡眠
环境对睡眠的影响很大,噪音、低氧、阴暗、过分强烈的光照及环境污染等,都对睡眠不利,所以要尽量使我们所处的环境优美、安静、空气流通、光照适宜,湿度和温度合适,保持清洁卫生等等,以下环境因素对我们睡眠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益处。
①环境绿化好。一个良好的环境应该是树木成荫、绿草如茵。身处其中能够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几个:第一,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人的脑组织对氧的需要量约占全身需要量的20%。环境绿化得好,就等于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如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气,可以使你的头脑清醒,心情舒畅,睡眠质量好。第二,绿色植物能防尘,消除噪音,可以净化空气,保持环境安静,还可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第三,绿化较好的环境中,除氧气含量较高外,还有大量负离子,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对大脑皮质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它可以对其兴奋和压抑有充分的调节作用,从而可使睡眠更加深入。
优美、安静、空气流通、光照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睡眠。
②环境要安静。安静的环境是保障睡眠的基本条件之一,嘈杂的环境使人心情无法平静而难以入眠,故卧室窗口应避免朝向街道闹市或应加上隔音设施。
噪音不仅损伤听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其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经过较强的噪音长时间作用后,除可导致听力下降外,还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因此,防止噪声污染,保持环境安静,对提高睡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在18~22℃时,最有利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大脑活动,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居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装空调来调节室温,从而改善睡眠环境。空气的湿度太大,或过于干燥也不利于健康,会使人感到不适,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如果居室的湿度太大,可以通过通风、光照或安装去湿设施来调节;如果过于干燥,则可以直接在地板上洒一些水,或在睡觉前取一盆凉水放在床头,这样可以保证湿度适中。
(2)睡觉前要开窗通风(www.xing528.com)
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清晨室外空气清新凉爽,此时不用开空调,可将所有窗户全部敞开,尽量使户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上午9~10点,户外气温逐渐升高,这时可将有阳光照射的朝南的窗口关闭,拉上窗帘避免热辐射,而朝北窗口可以开启至上午11~12点再关闭。
中午12点至下午5点多之间是最热的时候,应适当开启空调,开启前先通风10分钟;在开启1~3小时后,关闭空调,开窗通风。必要时可用电扇或换气扇朝外送风,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让废气、有害气体排出室外,至少通风20~30分钟,再关闭门窗,重新启动空调。
卧室要时常开窗通风,使户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晚上10点左右,在入睡前应关闭空调,打开所有窗户,以便室内外空气对流。如果闷热,也可以用风扇降温。
(3)睡觉时要避免灯光刺激
有的人喜欢开灯睡觉,觉得心里有点安全感。而研究证实,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国外已有研究显示,空姐、医生、护士等夜班一族,患癌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出两倍。另有研究发现,成年人只要有1次在凌晨3~7时,坐在灯光下不睡觉,免疫能力便会显著下降。
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这种激素在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心脏得以休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机体消除疲劳,甚至还有杀癌细胞的效果。但是,松果体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激素就会被抑制闸命令而停止分泌。我们知道,人的眼皮有部分遮住光源的效果,如果戴上眼罩睡觉,让眼球夜间不触光,即使开灯入睡也不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可是,一旦灯光大开,加上夜间起夜频繁,那么褪黑激素的分泌,或多或少都会被抑制而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