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情况,区别对待
当孩子不想学琴时,通常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对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首先,需要练习时他们还想去玩。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乐和游戏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对开发儿童智力、强健体能、培养个性、增长见识等都是非常有益的。但玩乐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想玩就玩,玩多长时间都可以,对于孩子每天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其他应该学习的时间又要怎么安排,家长应该有一定的计划,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制订生活和学习的作息时间。比如放学后是应该先写作业还是先练琴,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孩子多久的自由游戏时间等。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习时专注投入,玩乐时候也应放松和开心,让他们从小学会专心致志地做每一件事,不要学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想着没有完成的那些学习任务。越小的孩子家长监督力度越要大一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觉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家长就可以逐步“放权”,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是孩子在练琴时遇到了不会弹或弹不到位的情况。每一个学过钢琴的人都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碰到某一首乐曲怎么练也练不到位,不是因为某个技术难点无法解决,就是某段处理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有时甚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让人很沮丧。如果这种情况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反复出现,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断地产生否定情绪,要是这种情绪得不到释放和引导,其结果就会让孩子萌生退意而不想学琴。教师和家长都必须认识到这一时期是对孩子能否坚持学琴的关键时刻,处理得恰当与否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如果家长单纯地命令和强迫孩子,作用一般不会很大,甚至会与其产生对立情绪。家长一方面可以与教师多沟通,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种种负面情绪的出现更需要冷静和克制,要知道孩子在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时,也正是其自我康复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冷静地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给予他们释放的空间,大多数孩子经过足够的心理震荡和摇摆后,就会渐渐平静下来,重新建立新的心理平衡。
(二)激发热情、培养兴趣
不少家长都会为督促孩子练琴而感到烦恼,总认为他们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甚至怀疑孩子是否具备学琴的天赋和能力。事实上,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学习钢琴一定要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制订合理的练琴计划。家长应该多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态度。(www.xing528.com)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孩子有了兴趣,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提高,无需家长整天催促。在孩子刚入门学琴时,更应该以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造成孩子最初的学习进度不快,但随着学琴时间的推移、学习兴趣的提高,他们往后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可能是令人惊讶的,这也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理解支持,寻找问题
当我们聆听一首钢琴作品时,优美动听的音乐总能够舒缓神经、放松心灵、带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人们常常看到的是钢琴艺术美好轻松的一面,很难体会到为了这个艺术结果,钢琴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样,家长们看到别家的孩子弹奏出优美的钢琴曲,总会产生一种误区,以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很快有此表现。其实家长们很难想象弹奏钢琴的复杂程度: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认清楚音符,然后将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移动到准备弹奏的琴键上,并运用规定的手指迅速准确地触键,同时还要保证节奏和音符时值不能有错;另外还必须注意手型,比如手掌须支撑好、小关节的站立要稳、手臂手腕须放松,等等;还有对声音也有要求:结实而不杂音、柔和而不虚飘、强弱有序;不仅如此,还必须弹奏得连贯流畅、不能打结。弹奏方法也要做到位,连奏、断奏、非连音、跳音、持续音等的弹奏不能混淆。最后还有踏板的运用,脚部还须控制好“连音踏板、弱音踏板”、三角琴的“中踏板”。这仅是钢琴弹奏的大体要求,事实上钢琴演奏的要求要复杂得多、细致得多,简直是脑、手、身体、脚全身上下、从里到外的协调“运动”,而这一切控制,几乎是在一瞬间内完成的!作为家长应该了解钢琴弹奏的这种复杂性,体谅孩子在学琴过程中的一些小“瑕疵”, 不要抱怨、指责、甚至粗暴打骂孩子,应根据孩子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耐心寻找解决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