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教师职业化的进展和终身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师继续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与国家在人力、物力投入不尽适应的继续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却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中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因而,对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的探索,成为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追求及现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继续教育效率不高的问题,必须首先要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目标达成状况是衡量效率的依据。其次,要掌握现状,现状是考察实际操作与目标紧密程度的依据。
1.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
教师继续教育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改变观念,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知识和能力,以通识培训为依据开阔视野,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追求开展工作。使教师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落实“终身学习”的观念。所谓“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因为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同时,课程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集中体现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职业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在长期应试教育中缺少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以通识培训为依据开阔视野”,是指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中,通识知识和能力的缺乏,严重限制了教师的视野,使其无法全面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责任,因而强调通识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追求开展工作”,即教师继续教育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展开。
2.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机制不断完善,效率需要提升。第一,继续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教育逐渐走上正轨,便开始了教师继续教育,从对教师知识的充实,到学历达标,再到素质的全面提升。前期基本上采用针对性的随机培训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主体一般是教师进修学校和师范院校。伴随教师职业化进程的加速,不仅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也更多样化,包括“国培”、“省培”、“地培”和校本培训及教师自主发展,形成了立体化培训体例和培训机制。为全面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效率需要提升。也就是说,虽然教师培训机制不断完善,并为培训获得良好是效果奠定了基础,但实际上,这个基础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培训效率低、效果不佳仍然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相当多的教师参加培训最重要是目的就是积累学分,直接对应培训效果的作业情况鲜明地反映了这个问题:客观作业的抄袭率达90%以上,主观作业的抄袭率也在70%左右,这既反映出参加培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也决定了培训的最终结果。这种状况不但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造成国家继续教育资源的浪费。总而言之,继续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教师继续教育效率的不高形成尖锐的矛盾,制约着教师继续教育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教师继续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实际培训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够明显,甚至没有提高。实效性不足,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体制与职业地位的原因
应试的教育体制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不断巩固和强化着教师的观念,使他们无法意识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操作习惯使他们把关注点集中在应试上,对于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没有直接意义的继续教育,他们往往不感兴趣。从职业地位而言,教师的职业地位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加上工作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等原因,许多教师都产生了职业倦怠,因而对教师继续教育不感兴趣,出工不出力,消极对待,甚至明确表示拒绝。
2.自身的理解存在问题
许多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有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上级相关部门收费,把费用交上了,也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认识恰好与继续教育中管理中的问题相对应,即有些地区教师交了费用,主管部门就发合格证,使持有这种认识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是浪费时间,因为它与教师所面对的最大压力——应试即提高学生分数没有关系或没有直接的关系,相反,参与教师继续教育还会减少对应试的应对时间和精力。还有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些无所事事的人,没事找事折腾老师……这些认识上的偏颇虽然明显是错误的,却在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持有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由于没有内在需求,缺少提升自己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效性不足就很自然了。(www.xing528.com)
3.继续教育自身的局限性
继续教育自身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安排缺乏特色和针对性。许多内容是多数教师已经掌握的,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水平和发展需求是不同的,但培训的内容却完全一样,使各个地区的教师都感到不满意。同时,教师面对最紧迫解决的问题无法通过继续教育得到解决,是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的又一个表现,而且这些显得泛泛而没有特色,缺少针对性的培训内容的主要培训方式是讲授,这又加剧了参加培训者不如意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的不尽合理。培训一般安排在假期,但随着教师继续教育力度的加强,许多时候被安排到教师的上课期间,使教学工作与培训工作相冲突,教师在承受巨大教学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又受到培训工作的牵扯,使教学工作和培训工作都受到干扰。有的虽然安排到了假期,但时间占据几乎整个假期,又使培训与教师的自我修整发生冲突。因此,全面规范时间的安排,成为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率的又一项内容。
(三)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不高,严重影响着全面提高教师素养目标的实现,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教育体制和教师职业地位的原因,有教师自身理解方面的原因,还有继续教育自身的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对成因进行综合解决。
1.借助《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够,内在动力不足,是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结合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和实施以及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2015年的全面推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方面,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3个理念、14个领域、63点要求,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3个理念、13个领域、58点要求,教师进行逐一对照反省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和正确的评价。为通过继续教育对自身进行弥补和充实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和对照自己专业对应的课程标准,查找自己在观念、能力、知识和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继续教育加以补充和改善,使教师个人产生一种需求、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增加其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单纯激发教师自主参与意识和兴趣还不够,还要建设强有力的制度规范,这种制度规范之一就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开,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教师资格认证内容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主性与制度规范统一,共同促进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2.针对具体情况安排继续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及以多样化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继续教育的制度化并不是继续教育刻板化,而是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灵活的安排。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面对的问题不同,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存在着诸多差异,因而在进行继续教育的具体安排时,就应有所区别。如对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就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面对主要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暑期有夏锄的任务,所以尽量在寒假多安排一些内容。同时,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培训安排上应有所侧重,毕业班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应适量减少,如此等等,使教师在参与培训过程中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除了内容和时间的安排需要调整外,对于继续教育形式的调整也是必要的,其核心是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性,增加诸如工作坊、专家讲座式、小组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式、现场模拟式等新的方式,将现代培训与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培训,从而增加教师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热情。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获得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继续教育中,进行前沿性引导是必要的,但前沿性引导本身并不是目的,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才是其直接目标。因而,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无论是主办单位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还是教师对继续教育参与目的的确定,解决现实面对的问题必须纳入其中,使教师获得学以致用的效果,体现其实效性,进一步增加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向前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改变继续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要根据造成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只有两个方面综合,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