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平衡一直是教师职前教育争论不休的问题。继续教育基本上延续着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到教师继续教育中,而且因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个性,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
(一)师范性与学术性
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平衡师范性和学术性,首先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这是平衡两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1.师范性与学术性各自的内涵
所谓师范性,是指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性和教育特征,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本质属性,集中反映了教师教育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这一概念要集中地运用于教师职前教育中,将其运用于继续教育,其内涵就发生了变化,使其更丰富,并与实际教育教学有了紧密联系。在教师职前教育中,不仅高等师范的专业课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缺少必要的联系,师范生更是与中小学教师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因而,所谓的师范性,在相当程度上是与教师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相游离的,进入教师的继续教育阶段,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都有了实际从教的经验,对于教师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时师范性更直接对应着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因而,继续教育的参与者对师范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师范性的落实也更具有现实性。学术性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并决定其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这里学术性的概念主要从高校自身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对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其学术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两个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即具体专业学科的学术性和教育学科的学术性;其次在具体专业学科方面,也包括一般高等学校里的学术性和职业性,而在高等师范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学术性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学术性整体的不足,尤其是职业的学术性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新理念的落实,而空对空的所谓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也必然减少这种学术性的价值。因此,在师范生成为教师之后的继续教育中,关于学术性的培养应该更为全面、更为具体,也更为丰富。
2.教师从业对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要求
在教师从业中,师范性与学术性是缺一不可的,师范性直接对应教师从业的职业性,是教师职前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点所在,对于教师从业能力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和价值。在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性,不仅贯穿在于教学实施中,还反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而言之,由于师范性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本质属性而使其反映在高等师范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教育教学每个环节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毕业生适应教师岗位的程度以及从业之后的教育教学水平,都与培养过程中的师范性的突出程度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学术性是对教师从业的又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求,与培养学术性相对应的是教师的研究能力。传统教学中对教师的研究能力也有要求,但不是必要的要求,而是优秀教师所需具备的,进入教育转型期,尤其是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之后,教师的研究能力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个性化教学的倡导为教师具备研究能力提出了要求,而教师自主又为这个要求的实现开辟了通道;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倡导,使教师具备研究能力成为不能缺少的素质,因而,师范生这种研究能力积累并形成的学术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渗透、融于一体的,师范性是基础和前提,学术性必须围绕师范性展开,学术性促进师范性的深化和发展,提高师范性的价值和水平是学术性的目标,只有两者互相促动,才能使教师在从业中获得充分的专业发展。
(二)师范性与学术性不平及其影响
在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师范性和学术性,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不可或缺。然而,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不平衡、不对应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从业之后的继续教育留下了隐患。
1.师范性与学术性不平衡的状况
在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这种不平衡比较复杂,既有份额上的不对等,又有内容的不对应。从份额的不对等方面看,师范性是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最鲜明的个性特点,是培养教师的关键所在,但在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性是被漠视的,即便有些院校有意识地对师范性进行关注和强化,也与其自身的地位相差甚远,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直接通道。我们从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师范性被漠视的程度。一方面,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缺少与教师从业需求的对应性。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课程设置虽然有所调整,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面貌。尤其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教材。要求选择那些权威出版社的具有所谓权威性的教材,而那些教材往往是有着严密学科体系、研究型高校使用的教材,这些教材突出的是学科自身的体系性,使师范性的缺乏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对师范性的要求及现行中小学教师的从业状况缺少了解,教学中照本宣科,则进一步加重了师范性缺乏的程度。相反,学术性被普通重视,但所重视的学术性并非基于师范性的学术性,而是一般性研究的学术性,其比重远远超出了高等师范院校自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与师范性关系中应有的份额。从内容的不对应角度讲,与师范性自身内容的不对应的是理论课太多,能力训练课太少,纸上谈兵的倾向显著。与学术性自身内容不对应的是“学”的内容太多,“术”的内容不足,使学术性无法形成研究能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不对应还表现在,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整体实施中,师范性是一条线条,学术性是一条线索。师范性对学术性缺少甚至没有规范作用,学术性对师范性缺少深化的价值,这种培养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师范性和学术性都存在不足,且严重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师范性不足,使其面对学生和实施教育缺少依据,感到茫然。学术性不足,使其无法实施个性化教学,而且对于学生有创建的思想,也缺少包容的气度。(www.xing528.com)
2.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教师的具体处境
通过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所获得的积累,既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终身发展的前提。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中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失衡,则造成了他们从业中的先天不足。在入职之初,他们除了要面对师范性和学术性失衡的基础之外,更要面对全新的学生群体。繁重而不熟悉的教育教学实际,使他们急于应付、无所适从。进入入职稳定期的,开始能够沉下心来通过调动积累,充实教育教学的内容,并通过反思深入地发现自身存在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失衡和欠缺的严重状况,开始思考和探讨弥补和改变的方法。进入发展期,他们开始对学术性和师范性不足和欠缺进行有效弥补充实和强化,使二者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发展并得到充分的结合。进入职业衰退期,则主要是适用和巩固学术性和师范性进行平衡的成果,保证教育教学的成果。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而有序地进行。因而,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于师范性与学术性平衡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培训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继续教育在促进二者平衡中求得融合
弥补教师在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不平衡这一先天不足,是继续教育的责任。而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则是继续教育的追求,如何承担责任?怎样实现追求?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所在。
1.结合具体情况弥补不足
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而言,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两个方面都存在不足,要想促成二者的平衡,首先,必须补充二者的不足。第一,结合教育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强化师范性的培训。在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师范性的不足,有办学导向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师范性很少有直接参与中小学实际教育教学的机会,与教师从业的实际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状态,不仅直接影响了对师范生的认知,也严重影响了对相关理论的把握和理念的形成。教师继续教育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参加培训的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和教师从业的实际都有了切身的体验和经历,结合他们这些经历和经验,对师范性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培训,不仅具有更直接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效果。第二,结合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强化学术性的培训。在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期间人才培养学术性重视的程度应该说是充分的,但这种学术性的培养由于游离了师范性而显得偏颇。学术性所呈现的单一学科性特点是有意义的,但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术性是有缺陷的。弥补这一缺陷的方式是结合参加培训教师对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并将单一学科性特点的研究能力迁移到对教学案例的反思中,从而形成专业学科学术性、教育学科学术性和职业的学术性相融的综合学术性。
2.二者平衡中的相互促动
根据教师从业的实际需要,对师范性和学术性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弥补之后,就应着眼于促进二者平衡的工作,这是充分发挥二者作用和价值的关键。第一步,要准确地定位二者在从教中各自的地位,师范性和学术性虽然是以综合的形态发挥作用的,但二者毕竟属于两个范畴,在综合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从总体而言,师范性是主体,学术性服从,服务于师范性。其具体原因是,与师范性直接对应的是教育教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教学展开的,教师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体,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力水平素养,这些师范性范畴的内容的地位、作用就极为重要。学术性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师范性对于学术性具有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学术性为师范性的有效落实和有创进性的发展,提供思路进行引领,因而处于从属地位。第二步,要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是充分发挥二者平衡作用的前提。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应强调二者相互的关系,使教师认识到接受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期间将二者分离进行各行其是培养是存在的问题。通过师范性强化学术性,通过学术性提高师范性。在师范性中确定学术性的导向和追求,在学术性中容纳师范性的规范,使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
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不平衡是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不足,给教师从业基础带来欠缺,解决这个不足,教师继续教育承担重要责任,为此,教师继续教育中,要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其具体状况和原因,并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充分完成继续教育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